第13章 憶流年11(第1/2 頁)
十月國慶長假過後,秋意漸深。菊萎百色,葉落枯黃。連路中的一排排的萬年青綠植帶也蒙了季節陰影,不復夏日生機。但秋高氣爽,就如詩人所說“晴空一鶴排雲上,便領詩情到碧霄!”,秋日,也可醞釀新的希望與詩情。
一間會議室,迎來了這熱鬧的一天。
這個會議室並不大,只跟小班教室差不多,裝備比較簡約。桌子是會議長桌,只刷著清漆,裸露著歲月的並不名貴的木質的紋路。男男女女三四十人,將會議室填得滿堂堂的樣子。
人群的年齡跨度也有些大,但還是以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
這些人中間,元儷赫然在列。
她也算有些特殊,年輕得過了些,梳著馬尾,身材瘦削,看起來仍像箇中學生。而且,她戴了口罩和手套。她倒沒覺什麼。在學校她也這樣。可是雖然她坐在了後排,仍惹得不少人扭頭看幾眼,露出疑感的樣子。但絕大多數人也不相識,也沒有人貿然相問。
元儷並沒注意別人的情緒。她撫著桌上列印好的資料,略有些緊張。他們都好自信好厲害的樣子,怕站裡招不了這麼些人。
門口又來了幾個人。中間有站長郭瀟,周圍的幾個人也都是西裝革履,似是有些身份之人。郭瀟正跟他們說著什麼。他堆著笑,笑裡含著明顯的逢迎之意。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郭瀟上了臺。先給大家問候一聲,便開始了他的致辭。
“……保爾·柯察金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相信大家都是有夢想的人。我要說,如果你有夢想,我就給你實現夢想的舞臺。不要擔心舞臺夠不夠大,你只需要擔心,自己的表演夠不夠精彩!”
“當然,要實現夢想,要精彩人生,還要不悔的承諾,單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還要不可堅實的基礎。那就要學習!”
“在招聘的時候,我不要求大家科班出身,我只要求,放下驕傲,放下焦慮,放下一切負面的情緒,單純以學生的身份學習。我願敞開胸懷,包容所有願意嘗試,願意選擇這個平臺的所有人。不論學歷,不講出身。因為我相信,大家學習的熱情與能力。”
“以後三天,大家就在這裡,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大學本科,新聞專業需要四年的系統學習。三天時間,遠遠不夠。入門,都不夠。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作探門之石,總夠了吧?一石擊門,便見門隙,窺探角度若合適,怕也可一窺豹之全貌!但這個角度,需要大家去摸索,去試驗,去實踐。相信,一個合格的媒體工作者一定會在不家中間煉成!”
郭瀟微頓一下,“對於這次開班,省報社也很重視,特地派了慰問團慰問大家。下面就請他們致辭。”
兩個省報的人也上臺說了些勉勵的話。他們說得簡略,只有兩三句,也無出彩之處。元儷覺得他們有敷衍的意味。
但郭瀟好像沒有在意,他在一種持續激動的情緒之中。見他們走下臺,就上前握手,安排他們去休息,然後又走上臺。
“開班典禮到此結束,下面是最重要的環節。我說過,大家要學習,但學習得有老師。我相信大家的自學能力,但老師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好的老師,可以為你指點迷經,成為你學習中的引路人,使學習事半而功倍。韓愈曾在《師說》中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是誰堪為大家之師?我也曾苦惱,直到結識了酈先生。現在‘先生’,差不多已成了對男子的通稱。可是你開啟‘先生’的詞條,第一條的意思就是老師。第二條就是指有一定聲望的人。酈先生,他堪為人師,他在業內也獲得了地位和尊敬,是真正意義上的先生!下面,就請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