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3 頁)
的報復&rdo;。現在他承認這次行動在心理上產生的效果&ldo;很好……&rdo; [ 註:史汀生日記,1942年4月18日。 ]
然而,4月21日,史汀生部長召見參謀長喬治&iddot;c&iddot;馬歇爾將軍和陸軍航空兵司令h&iddot;h&iddot;阿諾德將軍,跟他們&ldo;認真地商談了……有關日軍攻打西海岸的可能性……&rdo;他在日記中作了說明:
……我深感有這種危險: 我們最近轟炸東京、橫濱, 日本人已大大地丟了臉,他們一定會動用航空母艦進行反攻。但是西海岸兵力仍然嚴重不足,而且麻煩的是我們還很難派出轟炸機去支援他們。 [ 註:史汀生日記,1942年4月21日。 ]
一位對珊瑚海海戰進行分析的美國專家把杜利特爾空襲東京所產生的意外結果列為一條經驗教訓:
整個這次行動突出了一條戰略原則: 空襲可以造成比原先期望的大得多的戰略效果。這次空襲規模太小,未能給對方造成物質上的重大創傷;但是,由於對方擔心再受襲擊,所以它的政治影響是巨大的,而且看來已經使日本改變了它在其他戰區的作戰時間表。顯然,……日本實施包括攻佔中途島在內的總的戰略計劃的決心已堅定不移。 [ 註:《對1942年5月1‐11日珊瑚海戰役的戰略戰術分析》(以下稱《珊瑚海戰役分析》),第115頁。 ]
從地理上說,南雲的航空母艦部隊追擊杜利特爾的航空母艦部隊是不可行的,於是日本航空母艦駛回本土,準備進行休整、修理、訓練。4月22日抵達日本後,南雲和參謀們沒有耽擱,很快就上了&ldo;大和號&rdo;。在旗艦的參謀室裡,他們第一次聽到了擬議中的中途島作戰計劃。總的說來,航空母艦上的人們贊成這一計劃,尤其是恃強逞能的第二航空母艦戰隊司令山口多聞海軍少將。他一直想大打一場,渴望把美國的艦隊清除出太平洋。 [ 註:草鹿龍之介海軍中將填寫的未註明日期的調查表,以下稱草鹿的陳述;《中途島海戰》,第93頁。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