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周邊局勢與大齊的建立(第1/3 頁)
涼後主5年,春暖花開之際,22歲的年輕君王躺在大明宮御花園的花海里,殉國。
追隨享國280年的大涼而去。
一如三百一十年前虞末帝醉死在酒缸裡。
同年十月,隨著玉門關守將的歸降,天命終歸大齊。
那年也是齊太祖造反的第七年。
齊太祖陳椋崛起於微末,山東富農出身。
涼哀宗時,天下進入小冰河期,所有收入銳減。
養冗兵冗官的花銷成功連續4年大大超越了財政收入,面對無力迴天的財政,涼哀宗做出了最後的掙扎。
加稅。
繼續往就連地主都要賣地交稅的沉重稅務上面加稅。
大涼瞬間爆炸。
太祖家也破了產,就帶著同宗的兄弟南下運河去討生活了。
太祖帶著家族子弟投奔漕幫後,結識了賈琿的兩個祖宗,出身金陵大族的賈演賈源兩兄弟和自己的謀主史燾。
當時的賈家並不是什麼豪強,所謂的大族也只是族人眾多才被稱為大,差不多情況的還有同城的史家。
賈家全族最高的學歷也不過是個末榜的舉人,也就是賈演賈源兩兄弟的老父親,賈老太公。
賈家要是放在別處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豪族了,但在富貴雲集的金陵城,哪怕是進士也要夾著尾巴過活。賈老太公也想過換個地方生活。
但一是族人太多遷不動,另一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外面太亂了,實在是不敢拿全族人的性命去賭會不會被亂軍弄死。
在哀宗加稅的那年,舉人被撕開了體面,本就族人眾多,去除免稅名額後仍要盡全力族人的賈家也活不下去了,不光舉人的免稅政策取消,稅務還翻了近一倍。
賈氏兄弟就在這種情況下,帶著族中的子弟外出闖蕩的。闖出名頭來最好,最不濟也能少去那麼多張吃飯的嘴。
在經歷了要飯搶劫打家劫舍等前途無亮的工作之後,賈氏兄弟將目光放在了漕幫上,當即決定帶著子弟們加入了漕幫。
誰知道又重逢同鄉親族史燾,經他介紹又認識了已經成為漕幫小頭目的太祖陳椋,四人相談甚歡,互相引為知己。
在四人的相互扶持下,開始了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
義軍2年,太祖被派到老家臨淄招兵買馬,準備西討佔據河南的涼軍。
然後漕幫自己爆炸了。面對向西還是向南的問題,動了刀子。
幫主當場慘死,兩個副幫主也被憤怒的幫主親信砍死,隱隱有第一義軍架勢的漕幫義軍四分五裂。
就這樣,跟著太祖來山東的一眾漕幫人士被太祖整合,奉太祖為主。
號田齊後代,稱大將軍。
但他們並沒有馬上南下或西進,反而操練大軍後北上,擊敗了在滄州抵禦元軍的涼滄州邊軍,併成功收編。
是的,自虞末蒙兀佔據華北之地,到涼末三百年了,依舊沒有完全收復華北故土。
隨著邊軍的加入,齊地義軍實力暴漲。
後主元年,自海路包抄榆關,自通遼進入草原完成對居庸關的包抄,已然被涼朝拖垮,小冰河期更是徹底分裂的蒙兀自己都在內戰,完全沒有能力去奪回燕雲了。燕雲的蒙軍自知不敵,降了。
船是膠州的大船主穆氏主動投靠獻上的,穆氏的家主也成了後來的東平郡王。
北方最後的危險也清除了,太祖也順勢稱王,號齊王。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南下由賈演破吳定粵,西由賈源負責北方,史燾居中排程後勤。
後主三年,齊軍全佔河南。
四年,太原一戰全殲涼晉軍主力,後於柏壁一戰擊敗涼最後的主力部隊關中軍,大涼朝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