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求賢若渴(第2/3 頁)
詡高潔的世家們可是極不認同孫策的地位。
其實江東諸侯敢自立,也同樣反映了世家們的態度。
但孫策可不打算學董卓那樣用強權威脅世家,把刀架到他們脖子上,人是回來辦事了,可孫策的名聲就徹底臭了。
頓了頓,等魯肅消化下資訊,孫策繼續說道。
“這些人,有些是隻會欺壓鄉里的欺軟怕硬之輩,走了倒也好,省了我事。有些是世家子弟倒確實有些才幹。”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說的便是這般了。
孫策嘆了口氣,接著道。
“剩下的許多都是些寒門士子,這些人都是好不容易才步入官場的,自然不敢學世家子弟那般隨意。不過還真別說,這些寒門士子有不少有才華、肯實幹的,比許多世家子弟的整體質量可要高不少。”
“這些世家中有人能影響米價,有人掌握馬匹的渠道,有人能命令碼頭運貨的腳伕,一樁樁、一件件都等著我去向他們妥協,交換利益。我要與他們鬥,就必須掌控官府,讓手下的官員運轉起來。可現在一看,整個官府又大半都是他們的人手。”
奸臣董卓明知道那麼多文臣反他,可殘暴如他為何又沒有殺光那些文臣?
呵。
因為官府運轉離不開那些讀書人,你指望軍隊裡目不識丁的武夫能幫你治理天下嗎?
董卓在李儒等人的謀劃下選擇了溫水煮青蛙,孫策現在同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選擇。
“這些世家,盤根錯節,反覆無常。世家子弟大都只重家族利益,真要我重用這些人,我不放心。我可不想像劉表一樣,處處受世家掣肘。”
這些世家不喜歡我,可他們又能怎樣?一面對我不客氣,一面又等著我去討好他們,無外乎是討價還價,想要汲取更大的利益和權柄罷了。
想的美!
在這裡,孫策決定走一條和董卓、劉表等人不一樣的道路。
“現在我更傾向於重用寒門士子。”
“不過現在問題有兩個。其一,我人脈少,不知如何考察一批真正有才學的寒門士子。其二,缺口太大,只靠寒門士子恐怕不行。我相信江東世家也不會全是一些藏汙納垢的地方,如何區別他們,獲得一些世家的支援又讓我煩惱。”
“形勢急迫,現在江東內政極亂。不怕子敬你笑話,甚至臨陣叛向我的人我都全用上了,我真到了無官可用的窘境了。再不想辦法解決,江東就成一團亂麻了。”
“這江東五郡看似已經在我手中,其實,我還沒有真正站穩腳跟。不知道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感受到孫策重用寒門,培養自己的勢力,將權利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決心,魯肅沉默了下來,喝著茶沉思起來。
不當家不知油鹽貴,這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孫策也不催促,靜靜等待。
過了一會,魯肅抬起頭,說道。
“主公,那咱們出榜會試,凡是對自己的才學有自信,皆可參與,從中大量提拔寒門士子。”
會試,是由中央官員或者地方官員出題,考察孝廉和秀才的才學,以便安排具體職務的小考,並不正式,到現在已經基本不用了,都由官員一言而定。
魯肅建議孫策以此法考察所有士子,安排職務,這簡直是在顛覆察舉徵辟制。
這是虎口奪食啊!
這項權利早被世家視作了囊中之物,在他們看來,剩下的不過是和實際統治者討價還價罷了,真按魯肅說的這般做,孫策可就完全站在了世家的對立面。
周瑜忍不住道。
“子敬,你的意思是,徹底割捨世家,重用寒門士子,建立一個完全屬於我們的、政令通暢的體系麼?”
周瑜認為這個辦法是徹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