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販運蘋果(第2/4 頁)
的蘋果,人家給錢。
想不到李師傅居然能說出這麼高深莫測的金句,何盤子震驚之餘,他沉默不語,李師傅招呼老人過來。
不知怎麼的,何盤子腦子有些亂亂,李師傅二話不說,他爬上車廂從蘋果筐裡掏出十來個蘋果遞給老人,老人感激不盡,硬是塞給何盤子手裡一塊錢。
55膠輪車開到月亮灣農場車停下,李師傅說要下車回家一趟,他從駕駛室翻出一個書包,說他也要買幾個蘋果回去給孩子們吃。
何盤子看到李師傅的要求,這讓他有點犯難,李師傅大方地說:“這有啥,多大點事,這點事還能讓你犯難,那你以後在社會上能吃得開嗎?”
李師傅不客氣地爬上車廂,每個筐裡掏出幾個蘋果,這樣蘋果筐裡看起來,不至於少太多,書包裝滿後,李師傅還在掏蘋果,直到他身上衣兜褲兜裝滿為止。
何盤子站在路邊看得目瞪口呆,心裡後悔莫及,他這時唯一擔心的是後面車隊要是過來,讓他們看到回去一說,那他就等著挨訓吧。
何盤子想到路上賣給老人十幾個國光蘋果,他的臉上有些慚愧,覺得對不起吳書記對他的信任。
55膠輪車回來路上,何盤子看到那輛翻車解放,四腳朝天,仍然默默躺在溝裡。
農用膠輪車蹦蹦響,一路開到物資科後庫,科裡一個人也沒下班,都在後院等著卸車,人們爭先恐後幹活,出納高輝肩扛蘋果,幹得起勁,讓何盤子心生敬佩之意。
卸完車,胖乎乎王會計手裡拿著賬本負責點數,她大聲宣佈,蘋果查夠數143筐蘋果,李師傅看出王會計身份,他馬上說吳書記答應給他一筐半蘋果當運費。
何盤子走之前,吳書記沒交代何盤子給李師傅運費一事,王會計問何盤子,何盤子只能實話實說回答:“不知道。”
“等吳書記回來。”有人說,李師傅說他還有好多事,他可不想等,要是晚上回來,難道還讓他等到晚上不成。
王會計做主:“給他一筐半蘋果。”
55大膠輪剛走不一會,隨後來兩車蘋果,一車還是一主一掛。
何盤子看到人們也是毫無顧忌,明目張膽地往自己兜裡揣蘋果,吳秀麗最邪乎,她衣兜裡揣鼓鼓囊囊,還埋怨別人比她揣的多。
人家都是大大方方揣蘋果,沒有什麼不好意思一說。
吳書記跟車回來,王會計問運費一事,吳書記說答應給李師傅一筐蘋果作運費。
這李師傅真不像話,連蒙帶唬多要半筐蘋果,人們一聽,議論紛紛。
王會計說算了,給就給吧,家大業大,不差那半筐蘋果。
遼寧發回來的國光蘋果,全部入庫,晚上,躺在床上何盤子睡不著覺,白天一幕一幕場景,他想:在火車站他要是報數140筐蘋果,是不是就多出三筐蘋果,後來他又想,不行,那時,他並不知道吳書記讓他押車回來,容易弄巧成拙。
張科長開會關於如何分蘋果,分蘋果不論職工論戶主,戶主兩筐蘋果。
譚師傅一家三口,只能分兩筐蘋果,張恩德兩口子,分兩筐蘋果,李堅偉和高輝兩口子,分兩筐蘋果,王會計和陶潔一家,兩筐蘋果,還有吳書記和吳秀麗也是兩筐蘋果。
兩筐蘋果不要錢,家屬一筐,內部價每斤0.20元,多買一筐每斤0.30元,再多買一筐0.40元,以此類推到零售價。
雙職工背後都發牢騷,這不合理,應該按人頭算,雙職工應該發4筐蘋果才對,哪能只給兩筐蘋果,幹活一樣幹,沒說只幹一份。
如此說來,譚師傅家最虧,他家可是三職工,應該領六筐蘋果,而不是兩筐蘋果。
張科長金口玉言,吐口吐沫一個釘,政策制定出來,那就得執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