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紙調令(第3/3 頁)
人,改建成汽車修配廠。
物資科倉庫,歷經風雨飄搖,現只剩下半截殘存倉庫。
聯合廠加油站改擴建成龍海應急物資儲備倉庫。
物資科行政辦公室,現已是百姓住家,倉庫大門,門衛室後面儲存機油庫,雜草叢生,殘垣斷壁。
何盤子剛剛調到聯合廠物資科,此時此刻,一派欣欣向榮景色。
物資科大庫,200延長米被一分為二,前半部分油庫,有三個大油罐儲存汽油和柴油,有避雷針,儲存油罐旁邊,閒置土地分給職工種植蔬菜。
前後院中間部分用鐵柵欄分隔開,後院是倉庫,玻璃,機油桶,建築材料油氈紙,水泥瓦,鍍鋅鐵皮,軸承,鑽頭......各種物資。
總之那裡有你想象不到的物資,比如三角刮刀,銅材銅棒,汽車配件,電石,電機甚至生活用品,稿紙,辦公用品等,倉庫保管員傅師傅腰挎一串鑰匙,他是抗美援朝老兵,傅師傅跟班是譚嘉昕,他是譚逸菲二哥。
傅師傅快到退休年齡,將來他的工作,就是準備讓譚嘉昕接班。
譚嘉昕父親譚師傅,江西人,他在物資公司加油站上班,抗美援朝汽車班老兵。
上午出庫,下午還是出庫,兩推車汽車零配件,商店沒正式營業,幹完活,何盤子陪她們玩跳棋,吳秀麗小姑娘個子不高,脾氣可不小,他父親是物資科黨支部書記,老家山東文登人。
吳秀麗一雙大眼睛,嘴唇薄,她長得有點像外國女人,嘴唇薄的人性格都很要強。
何盤子上下班路程很遠,他從龍海東北方向走西南方向,一個對角線,上班挺遠,再遠也比水泥廠近多了。
這幾天上班就是從倉庫出汽車配件,倉庫外面那條路泥濘,坑坑窪窪,非常不好走。
汽車配件出庫,他們都是用手推車推到商店,有一車由於裝配件太多,前面太沉,何盤子沒推好,走半道還翻車。
晚上下班回家沒事,他還是想去看看王金海,王金海前天早晨出發,他去的時候,王金海恐怕已經到瀋陽。
他陪王金海父母聊天,王金海母親告訴何盤子,王金海處物件,周豔在職業高中上學,王金海母親說姑娘人挺好。
何盤子和王金海父母聊到晚8點才回家,回來路過聯合廠,樓上辦公室紀委那屋亮著燈,何盤子決定上去看看。
陳柏涵果真在辦公室複習課程,何盤子進屋時,他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手裡拿著一根點著的香菸。
小陳看歷史書,反正沒事和他東聊一句,西聊一句,半途,聯合廠團委唐書記進屋聊天,何盤子不認識唐書記,後來聽小陳說,才知道他是團委唐書記。
陳柏涵把剩下幾張膠捲,唐書記給何盤子和陳柏涵坐長椅上照相,閃光燈一閃一閃,陳柏涵還給何盤子單獨照了一張相。
何盤子從陳柏涵那回家,很有感觸,人家有一個好工作,坐辦公室,還在不斷學習。他想想,自己的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都要學習,不能荒廢。
回家都已經晚10點,該睡覺,明天還要去上班。
三八婦女節,一天什麼活也沒幹,只是快下班時,何盤子、刁叔、譚嘉昕、張師傅,他們四人卸煤,還有一車汽車配件。
三月九日,星期日,晴
說來好笑,昨天何盤子急急忙忙下班回家,竟然忘問禮拜天上不上班,害的他起早去上班,一看沒人,商店大門還掛著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