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第3/4 頁)
什麼較大的缺陷,她並不是能做出弒君舉動的人。
退一步講,就算沈嫻想要幹掉皇帝自己登基,也不會挑在這種敏感的時候。皇帝可在她手心裡攥著呢,一旦有點什麼問題,別管誰做的,黑鍋統統都是她去背。在這件事情上,哪怕沈嫻拎不清,她身邊的其他謀士們也不會讓她這麼做的。
就算沈嫻再不喜歡,為了自己的&ldo;名聲&rdo;,她也得拼了命護住劉協的安危,於是最大的可能就是沈嫻被人栽贓暗算了。
荀諶思考了一下,發現如果沈嫻這個弒君的黑鍋要是背結實了,最後獲益的人就是袁紹。
難道這是袁紹策劃的?
沮授和荀諶一個想法,但仔細回想一下,自從沈嫻佔了長安之後,忠於袁紹的大臣們都被她控制起來了,長安八門有孫策和王越把守,訊息根本送不出去,袁紹手下還有誰有這麼大的能耐,能在沈嫻的眼皮子底下直接翻了天?
&ldo;難道是陳倉關那邊?&rdo;沮授微微蹙眉,想到了被袁紹親自指派去守陳倉關的張郃:&ldo;這麼長時間,長安出事的訊息肯定早就傳了過去,只是儁義……&rdo;
沮授和張郃同為冀州派,自然會為張郃多考慮一番,當時沈嫻忽然出手奪城,形勢反轉,沮授最初的想法肯定是希望張郃在得到了訊息後立即馳援長安城。但靜下心來再仔細想想,沮授卻改變了主意,他發現張郃堅守陳倉關不出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沈嫻手頭兵力不夠,她能守住長安就不錯了,根本無暇派人出去找陳倉關的麻煩。只要張郃堅持將荀攸和馬騰的大軍堵在陳倉關外,沈嫻得不到支援,最後結果就全看兗州的戰局如何,袁紹還有一搏之力;假如張郃率軍回援,陳倉關無主將鎮場,必定形勢危急,荀攸得知變故後就算拼死也會打入關內,到時候失去了陳倉關這個屏障,長安徹底落入沈嫻之手,遠在兗州的袁紹就危險了。
這當中的彎彎繞繞如何決斷,全在張郃一念之間。
沮授開始有些後悔當初派人去陳倉關報信了。
&ldo;儁義會有自己的判斷的。&rdo;燭光下荀諶的臉有一半被遮擋在陰影之中,沮授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能聽到他沉靜的聲音:&ldo;我們現在人在宮裡,訊息不靈通,只能等了。&rdo;
沮授長嘆一聲:&ldo;誰知道會是什麼結果……&rdo;
不甘心啊。
兩人沉默著相對而坐,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了不疾不徐的三聲敲門聲。
沮授這才發現,原本亂糟糟的院子不知何時早已安靜下來,不遠處長秋宮的哭聲也停息了,空氣中靜的可怕。
沮授用目光詢問的看向荀諶,荀諶搖搖頭,沉聲道:&ldo;請進。&rdo;
吱呀一聲響,門被緩緩推開了,沈嫻踏著滿院火把的光輝,獨自一人緩步走進了這座不大的偏殿裡。
沮授心中一跳,一時間各種亂七八糟的念頭都湧上了心間,他控制不住地想起了自己敗得最慘的那晚,沈嫻鬼魅般從樹上一躍而下,弦指拂過琴絃,聲音震懾人心。
&ldo;劉太尉,&rdo;沮授單手按著桌角緩緩站起來,他的臉色陰晴不定:&ldo;稀客。&rdo;
沈嫻將視線從荀諶的身上挪開,饒有興致地看向了沮授。
沮授忽然發現沈嫻的眼角有些發紅,好像剛剛哭過的樣子。有個念頭從他心底一閃而快,速度快得沮授連尾巴尖都沒抓住,只得暫時放下了那絲異樣,迎著沈嫻的目光,鎮定地問:&ldo;不知劉太尉來此所為何事?&rdo;
&ldo;陛下遇刺,有人栽贓陷害我,&rdo;沈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