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童年(二)(第2/2 頁)
》裡火攻最能產生共鳴的。那被倒了黃龍的田鼠似乎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漢賊”,小夥伴們全都成了功臣。
蛇是小夥伴們最害怕的生物。
家裡老人說,看見蛇在吐信子,那就趕緊把頭髮弄亂。因為那是蛇在數你的頭髮,頭髮數清了就要被吃掉的。
因此,你會在農村看到一個有趣的場景:一群人遠遠地圍著一條蛇,那條蛇吐著信子看著眾人,一幫小朋友一邊恐懼地看著它的信子,一邊拼命地在腦袋上亂抓,口裡默唸“數不著我的頭髮,數不著我的頭髮……”。
一般情況,小朋友們碰到了蛇,只有跑的份,從來不敢招惹。可如果在田野裡發現了一條落單的蛇,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潘修禮清楚地記得,有一年秋天,他們四五個小夥伴們在地裡玩,時不時還點燃一堆枯草,辦一個小小的“篝火晚會”。
恰巧有一條蛇路過,也許是它有些膽怯,也許是小夥伴們膽子大了,大家居然沒有跑,反而圍起蛇來,不讓它逃走。
“我們烤蛇吃吧?”一個小夥伴提議道。
“好好好……”其他小夥伴響應著,沒有一個不贊成,沒有一個不興奮,因為這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做。
有了目標,事情就好開展了。
潘修禮先就近找了一堆枯草,點燃。一個膽大的小夥伴便拽起了蛇尾巴,往火裡扔。蛇被燙得難受,自然往外跑。
小夥伴們就輪流把蛇撿回來扔到火裡。
那條蛇就不斷往外跑。
漸漸地,蛇就不跑了。
漸漸地,那堆火也就熄滅了。
眾人從火堆裡挑出那條蛇,早已經被燒成了一根黑色的長條。
燒完了蛇,大家卻不敢吃,因為沒吃過蛇肉,又經常聽說蛇肉有毒。
可蛇都燒了,不吃有些可惜。於是大家決定想吃的吃,不想吃的不吃。
潘修禮也不敢吃,可他不想放棄這個機會。他輕輕拽開了蛇的外皮,裡面露出了白花花的蛇肉。
“即使有毒,吃一點應該不會有多大事。”
潘修禮想著,捏起一點蛇肉,又去掉了四分之三,只掐了一點點放到嘴裡:“挺香,有點像魚肉……”
其他小夥伴也上來嚐了一口,旋即扔了剩下的肉。
潘修禮後來才知道,北方的蛇,沒毒。
“當時應該多吃點蛇肉的。”潘修禮似乎有些遺憾地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