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5 頁)
如今劉宣麾下有五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六千。其中張虎成營因為抽調的骨幹鐵甲最少,實力已經超過了第一營,成為最精銳的步兵營。
這些部隊中,除了實力最強的騎兵營外,就以張虎成第二營,白旺第一營最為精銳,算是第一等的部隊。
餘下的三個步兵營中,李旭中第三營在攻克延川戰役中損失慘重,先後損失了兩個哨長,哪怕後來大力整補,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恢復以前的戰力。
楊四寶第四營儘管也有不少骨幹,但是畢竟是新建部隊,如果不狠狠打上幾仗,也很難充當重任。
反倒是張應金麾下的第五營,因為與官軍多次交戰,戰鬥經驗比較豐富,麾下計程車兵大部分都是跟隨張應金在延川轉戰兩年的老兵。如今調撥了不少鐵甲強弓,士卒經過一段時間補充修養,已經完全恢復了健康,戰鬥力已經不俗。
一個領兵打仗的大軍統帥,最起碼要知己知彼。對於麾下的各營士兵,劉宣當然非常瞭解,對於延安府的對手,劉宣其實也是心知肚明的。
明末之時,朝廷的官軍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漏洞就是不注重防間,無論是遼東建奴、還是陝北流民,都能夠輕易使用間諜細作打聽到官軍的情報,輕易攻破不少名城大邑。
朝廷之所以如此無能,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末年執行能力的低下。
明太祖朱元璋不僅為他的後代留下了史上最垃圾的稅政,還留下了皇權不下縣,縣令不出城的法令,這一道法令,基本上粉碎了朝廷的基層動員能力。
從弘治年間衛所制度敗壞之後,明朝幾乎徹底失去了基層動員能力,一個縣城,朝廷命官也就三五人,地方的權利百分之百控制在豪強縉紳手中。
因為失去了基層動員能力,就造成了皇帝詔令不出京城的局面。加上明代歷代皇帝制造的層層制衡的格局,就造成了這個變態萎靡的晚明社會。
自從張應昌兵敗之後,很快就被朝廷下獄。守衛延安的重任從新落到延安衛指揮使劉勇身上,上月初三,還提拔劉勇為延安參將,從二品陝西都司同知。
劉勇雖然從新被朝廷重用,臉上卻沒有半分高興。張應昌兵敗之後,收攏的敗軍還不足兩千人,即便加上他親自募集的家丁,總兵力也就三千餘人。
況且張應昌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一方面花費銀兩,賄賂朝中的尚書閣老,另一方面將手中的精銳家丁交給張芳統帶。
這樣一來,張芳麾下的兵力已經超過八百餘人,有了張芳制衡,劉勇在延安府也不能隨心所欲。
這兩個月來,劉勇也只能將自己最大的精力用於內部紛爭。張芳儘管不會打仗,但是卻狡猾詭詐,很善於內部的爭鬥。再加上還有精明的秀才張文昌為他出謀劃策,儘管這兩個月來落在下風,但是卻根基無損。
延安城中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三千,真正的精銳家丁,只有不到一千餘人。再加上軍中將帥不合,士卒離心,情況已經到了萬分危急之時。
所幸劉宣擊敗張應昌之後也損失很大,不僅失去了大將石勇,麾下的真正骨幹也元氣大傷,才沒有乘勝追擊,攻打延安城。
劉宣練兵休整,也給了延安府守軍休整的時間,儘管有張芳牽制,劉勇還是收攏了不少敗兵,穩住了慌亂的軍心。
———————————————————————。
軍議的時辰已到,眾將已經全部到齊,劉宣手持馬鞭,見麾下的眾將全部鴉雀無聲,於是用力敲了敲桌子,大聲的說道“最近一段時間我左思右想,決定出兵延安府,看一看能不能做一票大買賣。”
“聽說黃龍山王嘉胤最近打了幾個勝仗,也想北上延安。王嘉胤此人眼光不凡,遇事很有遠見,咱們順便去延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