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且遼中省居北,文風不比南方。鄉試得了三十八名,會試如何是真難斷。還有,估計燕家與她是一樣的心思,不想安好遠嫁他鄉。
察覺到寧誠伯老夫人不甚熱絡,薛氏面上也淡了一分,若不是文瑜底子薄,官場上要靠著燕家照顧,她嫂子還真瞧不上寧誠伯府這樣的破落戶。也不看看,自家的閨女都多大年紀了?
只孟家看重那老姑娘背後的助力,她還得陪著笑臉撮合:「我也有幾年沒見府上的三姑娘了,」說著便輕撩袖子,露出戴在手腕上的那隻和田玉鐲,「不知老夫人能否給晚輩個臉面,讓我把這禮送出去?」
「佟夫人言重了,」老夫人下望那隻鐲子,吩咐江嬤嬤:「去請三姑娘來。」
這薛家阿煙是越來越張揚了。也是,夫君已位居四品大理寺左少卿,離大理寺卿的位置也就一步之遙,還有的盼頭。
李安好是早就準備好了,江嬤嬤來找,她是一點不見羞澀,圍了斗篷就跟著去了寧餘堂。
一路上,江嬤嬤將薛氏所言都細細詳說。老夫人讓她去汀雪苑請人,也就是這個意思。那薛氏話語之中帶著股盛氣,這是打量著三姑娘年歲大了不好嫁,明著像是施捨,實則也不過是圖燕家的勢。
最可笑的是一隻和田玉鐲也值得拿出來顯擺。他們寧誠伯府雖落魄,但祖上好歹是跟著聖祖爺闖出來的,像那樣的鐲子卻是不缺。更不論三姑娘了,當年燕夫人嫁入伯府時,靖文聖上都賜了一盒珍寶。
李安好清楚祖母的意了,心中在計較著另一事。
鄴州孟氏,遠離京城。而那位孟家兒郎能力又不足以進翰林或是六部,所以如她答應這門親事,不管明年孟家兒郎中不中進士,她都得隨之離京。
不錯,對方有長進了,不再想著要她的命。只是她李安好也不屬鵪鶉,為什麼要成全他們?現任承恩侯是皇帝生母懿貴太妃的親弟,其膝下有一嫡女正當妙齡。結合前事與猜想,這似乎更合理。
進了寧餘堂,李安好做出羞靦樣兒,低眉頷首上前行禮:「安好請祖母安,請佟夫人安。」
「呀,這就是三姑娘了,長得跟仙女似的。」
除了年歲大了點,薛氏對李安好的品貌可算是極為滿意,只心裡頭仍存著些疑慮,為何姜家表姐會惦記著這位?
「當不得佟夫人的誇,」老夫人朝著安好招了招手:「坐祖母身邊來。」
她現在對孟家這門親事是一點不看好,無關孟家兒郎的人品,只薛氏這求女的嘴臉,她厭極了。
薛氏脫下鐲子,也不讓安好有拒絕的機會,直接套在她左手:「過幾日,勇毅侯夫人生辰,你可隨你母親一起去?」
「這……」李安好看向祖母。
「會去,」老夫人知道薛氏這般問的目的。
「正好我孃家嫂子也會去,」薛氏只覺這婚事已經成一半了,到時再請姜家表姐保個媒,她就等著喝喜酒。
與燕家成了姻親,承恩侯府也能沾著光,這老姑娘娶得不虧。
李安好見薛氏兩眼精亮,有意放柔了聲音輕緩問道:「佟夫人在想什麼呢?」
「在想你嫁妝……」薛氏一把捂住嘴,驚愕自己為何說溜了口?李安好笑著抽回了手,這就放鬆警惕了:「我嫁妝怎麼了?」
老夫人臉已黑,扭頭看向江嬤嬤:「我累了,送客。」
「老夫人……」
李安好擼下左腕上的和田玉鐲,雙手奉還:「這鐲子太過貴重,安好深受不得,還望夫人收回。」
「這……」
「我家三丫頭福淺,壓不住這珍物,佟夫人也別為難她,」老夫人下了榻,不再給薛氏說話的機會:「扶祖母進寢房歇息。」原還有些想法,現卻鬧了一肚子的氣,午膳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