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藝術成就很高的啦(第1/2 頁)
邵氏大廈的總裁辦公室呢,代表著香港電影新舊之爭的兩人第一次正面交鋒。
現場氣氛劍拔弩張,邵六老闆,還是以公司老闆的氣勢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
李自強則是風輕雲淡,作為挑戰者卻並不是那樣的鋒芒畢露的樣子。
面對邵六老闆質問只是淡淡的說道,“我只是覺得,大廠制的拍攝方式,不利於電影行業的發展,這樣不利於從業者的藝術創作。”
“然後呢,你想怎麼樣?”
“應該廢除大廠制,轉向獨立製片,給創作者更多的發揮空間,再這樣下去只是固步自封。”
“還有什麼想說的?”
“對內實行分紅制,對優秀的創作者予以激勵。不再是每個月都相同的薪水。”
“你做夢,在邵氏,我是老闆,你們都是打工仔,只有我製片,沒有獨立製片。你們這些打工仔掙的錢是公司的錢,你們就只是每個月拿薪水的打工仔,沒有人可以在我這裡搞獨立製片,也沒有人可以在我這搞分紅制。”怒氣值爆發的邵六老闆,一口氣說完了自己的資本運作原則。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進行這次談話呢?”對李自強來說談話已經結束了,起身準備向外走。
“那是因為我們之間是有合同的。”邵老闆也站了起來,聲調更高了一些
“不,六老闆,那是因為作為老闆您雖然是摳門了些,但您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慈善家。”已經向外走了幾步的李自強,回頭說道。
“等等。”邵老闆最後喊道。
“什麼事?”
“合同是不是你偷的?”
“您開什麼玩笑呢,我可不知道這事。”
走出邵氏大樓的李自強,知道自己獨走,成立新電影公司之事已無回頭之路。
回身看著帶自己走進電影之門的公司,今天就要離開了。
可是,李自強心裡很明白。對藝術的追求不過只是原因之一,而真正的原因則是李自強心中想要對世界的改變。
幾千年了,舞臺上都是些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甚至是風流騷客。從來就沒有人將人民大眾的故事搬上舞臺。
如果不獨立製片,這一切都無法完成。
今天攝像把這兩天去銀行貸款被拒絕的錄影帶送到李自強家中。
李自強擱家中的剪片子剪的不亦樂乎。
“強哥,你為啥對去銀行貸款的片子這麼上心。”
“你不懂,這藝術成就很高的啦。”
“有多高?”
“兩三層樓那麼高啦。”
“我還是不懂到底有啥用啊,這個。”
“這充分的,形象的表現了銀行不過就是個嫌貧愛富,晴天發傘,雨天收傘的機構。”
“確實,缺錢的人貸不到錢,不缺錢的則可以拿到更多的錢。”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強哥,你懂的真多。”
“哈哈,是吧。”
而沉浸在自己剪片子的樂趣之中的李自強則對接下來的狂風暴雨毫不知情。
即自己和公司的矛盾公開化之後,也到了其他人必須要選邊站隊的時候了。
梳理到最後,自己這邊居然就只有自己和鄒溫懷兩個人。
看著本就瘦瘦的鄒溫懷坐在自己對面,看來這幾天一直在東奔西走,卻建樹無多,鄒溫懷好像又瘦了不少,氣色也差了不少。
“鄒哥,不用這麼擔心,創業麼,哪有一帆風順的。”李自強安慰道。
也不知鄒溫懷是否聽到了李自強在說話,默然不動的整理著自己手裡的資料,幾張紙擺來弄去,全是壞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