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2/4 頁)
古還會不會聽從滿清的命令,一切就不好說了。
自新年雪災後,受了災的蒙古諸部遲遲沒有等來滿清的救濟物質,蒙古的親王們聚集在一起也沒有商量個結果,最後在沙俄使者的推波助瀾下,他們是惡向膽邊生,決定趁著雪化之際南下掠搶一番來再說。
可貿然與大燚開戰,其後果也不是這些蒙古親王們想要承擔的。哪怕沙俄的使者一再跟他們強調,如果他們真的沒有有得選擇的時候,沙俄帝國會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可如果可以,他們是極度不願意投沙俄的。
主要是信仰不一樣。
投了沙俄,得改信東正教。長生天可不同意。
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私底下讓自己下面的奴才去竄說底下的將領,讓他們組織起來帶兵去掠搶。到時候無論是乾隆還是張瑞問罪,他們把罪名推到幾個將領的頭上,砍了他們頭再隨便賠搶來的財物賠罪就行,自己也就是御下不嚴而已。
南面的富裕早讓他們眼紅不已。
天擇八年,三月中
草原上的積雪已經融化,蒙古諸部的牧民在聽說內蒙的親王們將帶領著他們南下掠搶時,無不是興奮得很。
有母親叮囑兒子一定要多搶些金銀,未來做傳家用;
有妻子叮囑丈夫,要多立點戰功搶些奴隸回來,不然以後修剪羊毛不夠人手可不行;
有兒子叮囑父親,要多搶些好玩的還有好吃的,還要搶些女娃娃回來給他玩耍;
在如此氛圍之下,眾多的牧民都是拿起了家裡的彎弓砍刀,帶上幾日的糧食就成群結隊彙集到了內蒙的區域。
一時間,整個內蒙連帶著外蒙對於南下掠搶都是戰意高亢,而整個內蒙很快就浩浩蕩蕩地集結二十多萬的騎兵。
隨著各地的蒙古騎兵不斷集結而來,內蒙那些密謀的親王們就知道事情是鬧大了。
他們原本只是想著小打小鬧,搶點補貼一下自己家就行,可現在是連外蒙的都來了。
如今他們也感到自己這些人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現在再趕他們走,顯然是不可能了。而且自己這些人敢阻止那些蒙古牧民們南下掠搶,則必定聲望大跌。
為此,整個蒙古的親王們只能想著趁大燚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之前,組織這二十多萬的蒙古騎兵分山西和河北兩路南下掠搶。
等大燚反應過來後,他們就退回蒙古。那裡天大地大的,大燚的軍隊再厲害也會拿他們沒有辦法。
蒙古這麼大的動作自然是躲不開大清和大燚的眼睛。
滿清的態度是靜觀其變。
先發文輕飄飄的譴責一下內蒙那些挑起戰事的親王們,“勒令”他們制止此事。
然後讓滿清的八旗鐵騎做好準備,一到蒙古的騎兵們獲得優勢,他們也立馬直接進攻北平,拿回河北、山西等地或者是假扮蒙古的騎兵一起掠搶。
大燚這邊因為訊息的滯後性,在接到訊息的時候,蒙古騎兵已經開始出發,並很快就抵達邊界附近。
自滿清供養了蒙古的王親貴族開始,蒙古已經有近百年來沒有明著南下掠搶的事情發生。
而且邊界住的都是窮苦百姓,他們也搶不到什麼。所以住在邊界的百姓們都沒有意識過會蒙古的騎兵南下掠搶他們的事情發生。
後來大燚勢大,打得蒙古的騎兵以及滿清八旗都是丟盔卸甲,最後還簽署了和平協議。
期間,蒙古騎兵依舊沒有發生南下掠搶的事情。
所以邊界的大燚百姓自然也不會意識到會有蒙古人南下掠搶他們的事情。
可就是他們還在暢想著明天應該怎麼過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卻是迎來了末日。
南下的蒙古騎兵一改以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