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他知道自己毫無學識可言,修習之餘也學楊倩般多往藏經閣裡跑,借些儒家典籍、詩詞文集來看,不懂之處就纏著楊倩或是石正瑾要他們講解。
三個月期滿,俞廉下得飛仙崖後,自是對楊陌的進步大加讚揚。楊陌和李漠寒自此便和盧泰升、趙泰康一道由俞廉教習。
俞廉可不比石正瑾,楊陌飛揚跳脫的性子在他手下可沒少吃苦頭,兩人每日交談中倒有一半是被俞廉用來訓斥楊陌的,楊陌倒也不在意這些,他自小便被母親罵慣了,俞廉的話自然是左耳進右耳出了,反是性格沉穩老成的大師兄盧泰升和冷靜內斂的李漠寒甚得俞廉的喜愛。盧泰升用功刻苦,修行數年,功夫進步最為神速,加之他年紀雖輕,卻行事幹練老成,頗有大將之風,已隱然是閔萱、施道淨之下棲霞齋年輕一代中的領軍人物。
似是嫌自己徒兒太少了一般,某次下山後,石正瑾又收得一位男孩兒入門。那男孩兒被人遺棄在金陵路邊,只三歲大小,無名無姓。因是在路邊所拾,凌霄便賜姓為路,以“承”字做輩,名為承義,由石正瑾帶著,添在楊倩後面,算作是門中的小師弟。
………【第十三章 再還鄉(上)】………
請各位非起點的讀者移步起點中文網,本書在起點首發,請點選://
**************************************************************
光陰似箭,在棲霞齋這種仙境般的地方,日子過得更似加倍地快,轉眼間,昔日瘦弱矮小的男孩已長成了白皙俊秀的少年,雖然身形依舊單薄,但看似纖弱的身軀下卻蘊藏著說不出的精力與力道……
清泉偷眼望去,心道:“陌兒當初剛上得山時那麼瘦小,誰想到他今日竟出落得介般俊俏,竟似把我們女子都比下去了。”再看得幾眼,不覺臉上飛紅,臻首微垂,不敢再看他。
“小心!”耳邊聽得那少年一聲驚呼,清泉便覺自己的身子被橫向一拉,腳下不穩,一下子倚在了那人懷中,不由“啊”地一聲輕呼,更是羞得抬不起頭來。
一匹駿馬風馳而過,路上行人無不紛紛閃避、側目而視,待馬奔得遠了,口中兀自議個不休,“這高公子,便是仗得自己老爹有幾個臭錢便這麼囂張!”“就是,今日還好沒傷著人,前幾日這般縱馬時把一個人給撞得腿骨都折了,這當口還在家中躺著呢!”“唉,可憐老王了,被這種富家子弟害了又該找誰說呢?只能自認倒黴了。”“幾位說話須得注意點,小心隔牆有耳……”談論之人聽得這話,想起那高家的手段,不禁均是心中一寒,忙各自噤身,生怕惹下什麼麻煩,都自匆匆離去。
“哪家高公子這般霸道?這可是街市,又不是官道!”楊陌看著高頭大馬遠去的方向,不由暗暗搖頭,低頭一笑道:“清泉姐姐,想什麼呢,這般出神?要不是我拉你,你便給馬撞了呢!”
清泉紅著臉從他懷中掙出,理了理衣衫,口中只道:“要你管……我、我莫有想什麼!”
楊陌笑笑不語,望著熙熙攘攘的金陵街頭,不覺恍如隔世,上山六年,今番還是第一次下山,乃是奉師父之命陪清泉進金陵採購。棲霞齋中人平素輕易不下山,只每隔一個半月便由一名男弟子陪澗影或清泉進城採購。之前六年都是安越、秦伯陽或是石正瑾輪流下山,到了半年前,這活兒便由俞廉門下四個弟子接過,等得半年,排行第四的楊陌這才等來這趟下山的機會。
眼見如今的金陵風物,只覺繁榮熱鬧更勝往昔,好一派燈紅酒綠之景,六年不見,卻不知當年那瓷娃娃一般的小姑娘如今可好?家中的弟弟應也年有十歲了吧?沒有被母親虐待吧?想到這兒,不禁搖頭苦笑,自己一走,弟弟便成為家中長子,母親疼愛還來不及,又怎麼會虐待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