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第2/2 頁)
六七歲矣。伏壽女士,琅琊東武人(山東省諸城縣),她的八世祖伏湛先生,曾當過次席宰相(大司徒),老爹伏完先生,是一位侯爵(不其侯),娶第十一任皇帝劉志先生的女兒陽安公主,生下伏壽女士。她的門第世家,和皇家的關係,遠比董貴人女士更近一層,所以她當上皇后。史書上說,伏壽女士於一九0年被送進皇宮,即被封小老婆群第一級&ldo;貴人&rdo;,那年劉協小子才十歲,伏壽女士恐怕總在十五六歲以上,依照中國傳統習慣,是小丈夫制的‐‐這傳統直到二十世紀,還在農村盛行。十歲的小丈夫,不可能要一位十歲以下的小妻子,因為他需要一位母親型的妻子照顧。一九五年,劉協小子十五歲時,才正式把伏壽女士封為皇后,大概二十歲左右。
這是她們的簡單經歷,那麼樣的平凡,可是大混戰時代使她們的一生充滿戲劇性苦難。在這場縱跨二世紀至三世紀,中國人民悲慘的歲月中,他們雖都扮演一項使人垂淚的角色,可是,董貴人女士默默無聞,伏壽女士卻在史書上佔重要一頁,環繞在她身畔的人物,因為《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的緣故,也跟著家喻戶曉。
大混戰時代是頭腦簡單的董卓先生按下第一個電鈕的,他不知道政治的複雜性,認為僅靠他手下的武裝部隊,就可以幹啥都行。一九0年,也就是劉協小娃當皇帝的次年,董卓強迫遷都‐‐從洛陽西遷,到四百公里外西漢王朝的故都長安。蓋各地勤王大軍雲集,董卓先生的涼州兵團防線太長,有陷於重圍的危險。這個莽漢,一聲令下,即行啟程,不但皇帝遷,大小官也跟著遷;不但大小官遷,洛陽數百萬小民也得跟著遷,為了斷絕小民的希望,他下令縱火,數百年經營的宮殿和繁華市區,在火海中變成一片焦土。海盜般的軍隊,把可憐的洛陽居民,象豬羊一樣的,用刀槍逼著上道,而就在道上,涼州兵縱馬踏踐,再加上飢餓和疾病,四百公里道路上,堆滿了屍體。史書上說,這一次遷都浩劫.有數百萬人死亡,當時世界第一繁華的都市‐‐女兒如花,牡丹如火的洛陽,一百公里以內,不見人煙。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