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2/2 頁)
是如果車兵俘虜不了敵軍的戰車,騎兵俘虜不了敵軍的騎兵,步兵俘虜不了敵軍的步兵,就算打了勝仗,也沒有功勞。
吳起帶領這五萬多渴望建功立業計程車兵,在陰晉向秦軍發起反擊。魏軍雖然兵力處於絕對劣勢,但他們個個奮不顧身,以一當十。經過反覆衝殺,最終徹底擊潰秦軍。有史料記載,當時秦軍有五十萬之眾。所以陰晉之戰,也算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西河學派
吳起鎮守西河期間,一個重要的儒家學派在魏國誕生:西河學派。
說到這裡,首先要把&ldo;西河&rdo;這個概念掰扯清楚。一般而言,典籍上單獨提到一個&ldo;河&rdo;,都是指黃河,這裡也不例外。只是黃河既為巨龍,便不會安分,東奔西突,河道多變。古往今來,莫不如此。春秋時期,衛國的西部邊境沿著黃河,所以那裡叫&ldo;西河&rdo;,就是今天河南的濬縣、滑縣一帶;到了戰國,黃河已經龍騰至今天的河南安陽以東,所以安陽也叫&ldo;西河&rdo;。吳起鎮守的西河郡,則是在晉陝之間的黃河西岸地區,那原本是秦國的領土。
西河學派的創始人,或者叫精神領袖,是孔子的學生子夏。子夏是衛國人,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稱,&ldo;子夏居西河教授&rdo;。這其中的西河,有人認為在河南安陽,有人認為在山西汾陽,也有人認為在吳起鎮守的西河郡。不管在哪裡,總之跟吳起大有關係。
魏文侯聘請子夏,是受他弟弟魏成子的推薦。當時子夏已經是耄耋之年,因為兒子去世哭瞎了眼睛,就沒有答應。魏文侯於是又去請子夏的弟子段幹木。可是他到了段幹木的門前,段幹木卻不肯相見,不惜翻牆頭跑掉,簡直就像躲避瘟疫。然而魏文侯並不生氣,專門造了一座禮賢臺,然後用自己的車子把段幹木接來,禮送到臺上,再恭恭敬敬、氣氛莊嚴地發出正式邀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