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蘇晚晴的備胎(第2/2 頁)
鯽魚草魚無數。
陸山河只將黃鱔和泥鰍裝到了的編織袋中。
編織袋裡面有用溼潤的水草,能夠保證黃鱔和泥鰍好幾個小時都死不了。
準備完畢之後,陸山河先回家,從家裡的泡菜罈子裡面抓了一些泡蘿蔔、泡辣椒等泡菜,有在地理掏了一點姜蔥蒜和香菜。
最後,估摸著陸美棋要起床去唸書了,又給陸美棋衝了一杯牛奶煮了一個雞蛋,這小妮子從饞牛奶得很。
何慧卻因為嫌棄奶粉太貴了,捨不得給陸美棋吃。
何慧的性格,陸山河太瞭解了,越是貴重的東西越是捨不得。
比如在重生以前,陸山河在外面打工給何慧買了麵包,何慧居然把麵包藏在櫃子里舍不得吃,直到麵包發黴。
發黴了,又捨不得扔,她就要吃了。
或許過了苦日子的人,都有這樣的習慣。
所以衝奶粉的事情,都是陸山河親自來做。
昨晚這一切之後,晨光熹微。
陸山河提著編織口袋去大隊路口做李二大爺的去公社,再去公社坐跑城鄉客運的柴油三輪車去縣城。
到江城縣的時候,時間不早不晚恰好八點過,縣城的菜市場已經開市了。
陸山河提著編織口袋在菜市場走了一圈,有好幾個賣魚的檔口,但大部分都是賣鯽魚或者是草魚、鯉魚的,沒有賣黃鱔和泥鰍的。
陸山河心中大喜,找菜市場的一個大娘借了兩個大木盆,找了個空位坐下來將黃鱔泥鰍一股腦兒倒進去,隨後接了菜市場的自來水,恰好把泥鰍淹沒,幾個小時沒有見水的水產又變得活蹦亂跳起來。
但是這些河鮮到底賣多少,陸山河的心中還是有些犯嘀咕。
陸山河在幾個賣魚的檔口詢了價,發現魚的價格居然和豬肉差不多,三斤以上的魚能賣一塊五左右一斤,草魚和鯉魚要便宜些,鯽魚能夠賣到一塊七八一斤。
這樣看來,黃鱔賣一塊五左右一斤應該問題不大。
可是當陸山河把攤位擺好之後,旁邊擺攤的大叔直接樂了。
大叔一看陸山河的打扮就知道應該是附近農村來的。
人民公社化的時候,可不是誰都能夠在菜市場賣菜,私人賣菜那是投機倒把。
菜市場賣菜的也是有正式編制的國家工人,每天賣哪些菜,賣多少,價格多少,都是有定額分配的,豬肉甚至還需要票證才能夠買到。
80年後,特別是83年取消公社化之後,一些大膽的農民才到城市的菜市場買菜,國家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雖然社會風氣已經放鬆了,但是從農民手中收購蔬菜或者是水產再去賣,這種事情在大城市已經出現了,但在小縣城可沒有人敢,低買高賣,做中間販子,大家害怕一個投機倒把就扣在你頭上。
旁邊的大叔一看陸山河的陣仗,說道:“同志,你賣黃鱔?這東西土腥氣太重了,可沒有人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