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修路(第1/2 頁)
梁永豐看了看李老闆的頭頂,見他的好感度仍然在90以上,而且沒有劇烈波動。
確定他是真的替梁永豐著想,而不是想坑梁永豐,這才放心。
“可是我不會游泳!”梁永豐笑了笑,拒絕了李老闆的建議。
“這個只是我一點小建議,梁生勿怪!”李老闆也連忙道。
如果是三十幾年前,梁永豐還真會接受這個建議。
包括老黃瓜、李召集、郭得聲、鄭浴桶、何紅參、林百信在內的一眾香港富豪,他們發家的經歷大體都是一樣的。
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就開始出來做生意。
隨著戰後香港經濟的恢復,賺得第一桶金。
然後很多人就開始逐步放棄起家的產業,進入更加穩賺不賠的行業,比如金融、博彩,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房地產。
發展快的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就能完成公司上市,到股市收割一撥韭菜。
等到1967年,香港進入動盪時期,股市、樓市大跌,這些手持鉅額資金的人,就可以逢低買進。
到了七十年代末,香港穩定後,這些人已經積累了鉅額財富。
到這個時期,香港的階層也就固化,底層已經不可能再依靠個人努力實現階層躍遷。
後來新出現的能在太平山頂、深水灣、淺水灣買房子的,不是依靠已有富豪提攜的二代、明星,就是在大陸發家後過去的。
可笑的是那部《獅子山下》,正是這一時期播出的。
所以什麼“獅子山精神”,從一開始就是謊言。
雖然現在的梁永豐已經初步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但是跑去香港,從那些身家十幾億、幾十億富豪嘴裡奪食,哪有在大陸發展自在?
何況成為香港居民雖然看起來有很多的便利,但是同時也有很多東西不能做了,比如鋼鐵、水泥、造船、煤礦……
而且香港人還得仰視英國人、美國人,他不如干脆入美國籍。
回到辦公室,獎勵了劉宣德兩百塊錢!
梁永豐按照李老闆給的電話號碼,給律師打了過去。
這位律師姓方,聽了梁永豐的情況後,他表示這些都不是問題,代理註冊正是他們事務所的業務之一,把資料使用傳真、信件給他發過去都可以。
當然他們也可以派人過來一趟,這樣的話,費用就要高一些了。
梁永豐還就一些事情進一步諮詢了一下。
這次他準備註冊兩家公司,一家就是跟李老闆說的模具製造公司,梁永豐準備取名為永豐精密機械公司。
另一家是從事房地產出租的公司,梁永豐準備取名為廣東商業地產公司。
雖然這段時間,梁鎮幫他處理一些管理上的事務,分擔了他的壓力。
但是梁鎮到底沒有穿越過。
無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都差了不少。
既然可以把模具公司的註冊地和生產地放在兩個地方,那麼也可以把廠房的建設和租賃放在兩個地方。
把租賃業務放在香港那邊,不但可以更加方便的跟港商做生意,還可以更方便的截留港幣外匯。
尤其是廣東商業地產公司這個名字,很有迷惑性。
這個時代,大陸的公司就喜歡使用這種名字。
比如前不久深圳那邊拿出土地,跟港商合作開發房地產的那家公司,就叫深圳房地產開發公司。
據梁永豐所知,這種名字在香港、開曼群島等地,註冊起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也是很多騙子慣用的手段。
對梁永豐來說,這也是他應對將來競爭的方法之一。
方律師聽完之後,滿口答應了下來,“這些都沒有問題!請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