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平靜的局面(第1/2 頁)
在李存禮眼中,岐王是曾經與自己義父同代爭鋒之人,現在他進入朝堂,在天子的支援下一定能壓制李嗣源的氣焰,甚至將其擊敗。
李嗣源固然勢大,但僅僅只是一個權臣,能控制晉國一地周邊的兵馬已是極致,這些兵馬總量大概只佔據朝廷總兵馬的三分之一。
這些兵馬平時都要駐守地方,防備契丹等異族,實際上,他手上真正能調動的兵馬其實並不多。
也就是說,李嗣源的核心就在於河東所在的晉國,那是他的老巢,也是他的大本營,是他真正的基石所在,只是,當初李存勖在位時曾重用伶人,讓他們壓制節度使。
所以,即便是李嗣源一直猥瑣發育,也不可避免的被打壓。
即便是李嗣源身死,他吃到了最大一塊蛋糕,但手下的兵馬增長並不多,他獲得的是政治上的優勢,安插了人手,整肅了朝堂。
只可惜,他還沒來得及把這些政治優勢消化,天子就憑空降臨,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回想過去的種種,李存禮眉眼逐漸變得冰冷,自從擔任通文館禮字門門主以來,他對李嗣源忠心耿耿,在他登上巔峰的時候,自己沒有跟著水漲船高,反而一腳被踢開。
放在誰身上,誰都難以接受。
所以,自己投向了天子。
李存禮面上笑容更盛,自己這步棋算是走對了,有天子和岐王,再加上自己遞上的那些情報,對付李嗣源將會更容易。
只是,龍泉寶藏·······
想到龍泉寶藏,李存禮便感慨萬分,當初通文館的幾個門主尋找數年,一無所獲,結果李星雲下山立刻就有了進展,龍泉劍出世不說,現在還把龍泉寶盒弄到手。
東西到了天子手上,誰能拿回來,這龍泉寶藏註定要被天子所得。
自己過去數年的尋覓,更像是一場遊戲,忙忙碌碌,什麼也沒有,徒勞無功。
此刻,他心中無比複雜,最終變得釋然。
也好,龍泉寶藏被天子所得,也好過被李嗣源拿到手,只要天子想興復大唐,就不難看到龍泉寶藏現世的那一天。
屆時,他想看看,耗費自己數年歲月,苦心尋覓的龍泉寶藏究竟是什麼樣。
······
很快,岐王便走馬上任,正式在朝中任職。
雖然岐王擔任中書令,但蘇銘並未搞大動作,朝令夕改不是好事,而岐王剛入職,還未適應,手上無人,貿然動作,恐生變故。
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來,萬一操之過急,很容易變成隋煬帝,直接爆死,留下萬世罵名。
朝廷雖然沒有變故,但並不意味著中書省沒有,一上任,女帝就對中書省進行了改組,先是將完整的中書省職能恢復,擴充官員,將不合格的以及靠近李嗣源的人全部清理出去。
中書省改組之下,效率提升許多,在與其他衙門交接的時候更有底氣,更重要的是,李嗣源無法再對中書省指手畫腳,干涉中書省政務。
現在,中書省是岐王的地盤,不把中書省整頓好,怎能與三司甚至是樞密院抗衡?
岐王雖聲名卓著,但畢竟只是一個人,朝堂鬥爭,一個人永遠無法成事,就算再厲害,也抵不住對方群狼環繞,有些時候,人多勢眾才是真理。
人多,聲勢浩大,真的也能說成是假的,假的也能說成是真的,黑白顛倒。
岐王如果想辦事,首先得手底下有人,無人很難成事,就算是蘇銘登基之後,若不是有張子凡孟婆等人,他現在也是困坐在深宮之中,兩眼一抹黑。
中書省改組之後,權能提升,不少官員開始靠向岐王,對於這些人,岐王統統收入麾下,不管他們是投機者,忠於大唐者還是別有用心者,都是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