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三步走(第1/3 頁)
廠長領會到他的意思,立刻解釋道:“工廠停產後,我安排職工輪班值守,保證了生產設施裝置完好,給裝置通上電,就可以正常運轉。
工廠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資金,若是資金能夠到位,就能夠購買零部件等生產資料,馬上可以復工復產。
儘管12馬力拖拉機不是主流產品,可是市場還有一定的需求,銷路不用發愁。農用運輸車輛是根據市場來開發的,農村運輸業蓬勃發展,將來的發展前景也很廣闊。”
陳文博皺眉道:“近三年,工廠沒有進行技術改造,沒有開發新產品,也沒有更新生產裝置和生產工藝。不追求技術進步,工廠怎麼能夠生存和發展?”
廠長爭辯道:“現在企業界流傳這句話,不進行技術改造是等死,進行技術改造是找死。”
“廠長不思進取,難怪工廠會停產。”陳文博有點無語,搖頭道:“現有生產裝置決定了產品檔次,我懷疑產品是否能夠達到標準要求?”
廠長立刻說道:“我們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全過程、全員參加,產品質量槓槓的,李工是工廠的老人,可以證明。”
陳文博反駁道:“全面質量管理已經過時,宣傳培訓耗費時間較多,管理成本較高,還有不可操作的缺點。
現在國際上推行i9000系列標準,把質量管理標準化,並且引入第三方認證,實行國際互認,成為產品走向國際市場通行證。”
李恆貴毫不留情地說道:“農用運輸車輛上馬有點倉促,技術不太成熟,實際上是拖拉機生產線的升級版。
產品的可靠性有問題,使用者買回去三天兩頭出現故障,工廠停產與農用運輸車輛專案的質量問題有很大的關係。
前年出口非洲二十輛農用運輸車,由於沒有考慮當地環境溫度較高的因素,沒有更換耐高溫油封,出現嚴重的漏油。派去的修理工人擔心被非洲人扣留,糊弄修理一下,就急忙跑回國,估計現在全都報廢了。”
廠長被人揭短,臉馬上變紅了,趕緊說道:“拖拉機是工廠的拳頭產品,已經生產十多年了,質量還是很好的。”
陳文博辯駁道:“拖拉機的發展方向呈現兩極分化,或者發展小馬力,或者發展大中馬力。儘管12馬力拖拉機以前輝煌過,可是現在市場需求很少。
當市場淘汰某種產品時,根本就不給你調整的時間,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丁繼科感到震驚,沒有想到陳文博的知識面如此廣闊,對企業管理認識如此深刻,讚揚道:
“陳總是南津縣企業負責人裡面文憑最高的,管理水平也很高,看問題很透徹。”
廠長堅持道:“12馬力拖拉機市場需求確實萎縮,總歸是有需求。農用運輸車輛專案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絕對是個好產品。
工廠沒有資金,買來的零部件質量不過關,因此出現整車質量不合格。只要資金有了保證,全部採購優質零部件,整車質量肯定沒有問題。”
陳文博攤開雙手,無奈地說道:“我剛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12馬力拖拉機不適合當前市場,農用運輸車輛存在先天不足,我們收購工廠,仍然生產這兩種產品,意義不大。”
丁繼科有點緊張,擔心陳文博不收購工廠,勸說道:
“陳總,工廠廠區面積很大,還有齊全的生產裝置,以及大量熟練技術工人,完全可以上馬別的專案。”
李恆貴嘆氣道:“工廠停產一年多,大部分熟練技術工人都找到新的工作,再想把他們召回來,很難!
大家已經習慣新的工作崗位,即使給出較高的工資,也不一定願意回來上班呢!”
鄭京浩搖頭道:“合資企業對老產品不感興趣,要開發新產品,需要新建車間和購買新裝置,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