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高地塔不能丟(第3/3 頁)
爭吵的更加熱鬧了,趙昰只冷眼旁觀。
起先沒想到糧食問題如此嚴重,但是趙昰並不想放棄溫州。
他的戰略規劃中,流求島是分基地,福建與兩廣加江西是主基地,而溫州為福州之南邊屏障,就是高地塔。
本來元軍已經進入水晶塔周邊各種拆家,再把高地塔扔了,直接投了算了。
就算最終退守流求島,參考後世的鄭成功、蔣校長,沒有陸地支點,反攻恐怕只能等到元末,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肯定看不到那一天。
而且獨木難支,沒有福建屏障,元軍隨時可攻流求島。
為長遠計,溫州必須堅守,多守一日,廣東福建多壯大一分,才能有抗衡元軍的基本盤。
看眾臣愈爭愈烈,趙昰示意眾人安靜後,說道:“泉州之東,有海島曰彭湖,澎湖之東,有大島曰流求,由泉州東出,約三百五十里,由福州東出,約五百里。
其南北長約八百里,東西寬約四百里,中央有崇山峻嶺,可阻颶風,西部為平原,開田三五百萬畝,養軍民百萬不在話下。”
“陛下意,可是遷徙彼處?”
問就問,這麼驚喜做什麼?哦,陳宜中啊,那沒事了。
趙昰說道:“無福建,則孤島難支,溫州棄,元軍必直驅福建,根基不穩,是以溫州必守。
朕意,著人打探流求虛實,若可,以隨軍人員遷徙彼處,再遷溫州無業無地之人,最後遷福建廣東無地無業者。
建舍墾田,辛苦三五年,彼時民豐軍足,朝廷糧草不缺,兵員亦足,當可北伐圖謀恢復江山。
只是長久計,當寸土必爭,有城必守,即便賊虜勢大難制,亦要為開發流求、鞏固福建以及兩廣爭取時日。”
楊亮節拜道:“陛下淵圖遠算,定然功成業就,再復江山。”
趙昰擺擺手,說道:“計謀雖好,須得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方有可為。”
“臣定當盡心竭力,必不使陛下失望。”江萬載拜下,其他人隨後。
如此,大戰略算是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和蒙古人搶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