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會議中的爭鋒(第2/2 頁)
平洋艦隊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日軍,但在航空戰力和戰術靈活性上還是擁有潛在的優勢的。
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們確實需要重視日軍的航母,但我們也不能忽略我們自己的航空力量。我建議我們加強對航空母艦的投入,並提高我們的艦載機戰鬥力。這將使我們在太平洋戰場上保持靈活性和反應速度。”
弗萊徹也感到了身為高階將領的壓力。
他不僅要在這些軍官之間找到平衡,還要確保自己的觀點能夠被有效地傳達和實施。作為艦隊指揮官,戰爭走向和許多人的生死可能就在他一念之間。
最終,儘管沒有達成完全一致的意見,但會議確定了加強太平洋艦隊的整體戰備,尤其是提高對航空母艦和艦載機的重視。
在緊張的會議中,儘管弗萊徹對即將到來的珍珠港偷襲有著深刻的預感,但他發現自己的擔憂在其他高階軍官中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哈爾西和其他幾位軍官雖然對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部署討論得非常激烈,但普遍認為日軍不太可能對珍珠港這樣重要的美軍基地發動直接攻擊。
金上將甚至表示:“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排除日軍的威脅,但我認為他們不太可能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我們在珍珠港的部署足夠強大,足以威懾任何直接攻擊。”
弗萊徹嘗試提出自己的觀點,但在會議中他的意見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但他還是不死心:“我們確實需要警惕日軍的一切可能行動。雖然珍珠港似乎安全,但我們應該考慮加強偵察和警戒,以防萬一。”
然而,這種謹慎的態度在當時的海軍高層中並不流行。多數軍官更關注於如何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傳統海軍力量,而對潛在的航空威脅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1941年的國際形勢下,歐洲已經陷入全面戰爭,太平洋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在不斷升級。美國雖然尚未正式進入戰爭,但在加強對盟友的支援,並且在太平洋地區加強了軍事準備,以應對日本的潛在威脅。
然而,對於珍珠港的安全,美國海軍的高層普遍持有一種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日軍不大可能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發動如此大膽的攻擊。
弗萊徹在會議結束後感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他知道歷史上即將發生的事情,但他發現自己很難改變這些經驗豐富的軍官的傳統觀念。在他心中,對即將到來的偷襲有著深刻的擔憂,但同時他也意識到,儘管作為一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能力和影響還是有限的。
弗萊徹決定盡他所能,提高自己指揮下的艦隊的警戒和準備狀態。即使不能阻止歷史的發展,也要盡最大努力減輕即將到來的打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