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藝術來源於生活(第2/2 頁)
影呈現出一種細膩而又引人入勝的視覺盛宴。
後來,在一次楚源導演的個人自述中,他也曾提及這段寶貴經歷。
據他所言,在他看來,身為一名導演,最為關鍵的核心要素便是那部劇本。只要能夠在前一晚將劇本妥善處理完畢,那麼到了實際拍攝階段,一切都會變得輕鬆自如、毫無壓力。
用他自己略帶調侃的話來說:“電影嘛,無非就是給故事化個精緻妝容罷了!”瞧瞧這話說得,明擺著就是赤裸裸的凡爾賽言論呀!
要知道,大多數導演在開拍之前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籌備劇本,可他倒好,居然能在前一天晚上搞定劇本後還如此自信滿滿地宣稱拍攝起來易如反掌。這種舉重若輕的態度,著實讓人既驚歎又佩服。
楚源仔仔細細地讀完了《七十二家房客》的劇本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過後,他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看向李自強,並鄭重其事地向其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
“如果我們將這個故事的發生地改換到香港,那麼這部電影就必須拍成一部原汁原味的粵語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現出當地的風情和特色,顯得更為地道。”
要知道,那個時候有大量的內地人如潮水般湧向香港謀求發展。
所以在當時的電影市場裡,絕大部分影片都是用國語製作而成的,粵語片相對而言幾乎沒有什麼市場份額可言。
各大電影公司自然也都紛紛將重心放在拍攝國語片上面,以求獲得更多觀眾的青睞以及更高的票房收益。
當楚源提出這一要求的時候,其實他心裡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畢竟在那樣的大環境下,突然改變計劃去拍一部粵語片,無疑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和壓力。即便李自強不直接回絕,想必也會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權衡利弊之後再給出答覆吧。
然而,令楚源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自強聽完他的提議後,竟然毫不猶豫地點頭應承下來,而且態度異常爽快。
只見李自強微笑著說道:“沒問題啊,我覺得你的想法很不錯呢!咱們就大膽嘗試一下,說不定能開闢出新的天地來。”
聽到李自強如此乾脆利落的回答,楚源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驚喜之色,連忙回應道:“真的嗎?太好了!既然你這麼支援我的想法,那咱們可得好好謀劃謀劃具體的拍攝細節啦。”
緊接著,兩人便開始圍繞如何打造一部精彩絕倫的粵語電影展開熱烈討論。
楚源突發奇想地提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主意。
即在全新拍攝的這一版《七十二家房客》的電影當中,不僅要讓演員們使用粵語來表演,而且還要讓他們講帶有濃郁地方口音的粵語!
比如,片中那位備受觀眾喜愛的角色——金醫生,他所說的粵語竟然帶著一股地道的山東味兒;而那個性格鮮明、令人過目難忘的上海婆呢,則不僅僅有著明顯的上海口音,還會時不時地穿插進幾句原汁原味的上海話。
畢竟,在當時的香港社會,超過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其實都是從中國大陸遷移而來的。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於此,操著各式各樣獨具特色的“香港話”交流溝通,形成了一道獨特而又豐富多彩的語言風景線。
如此巧妙的設定無疑能夠極大程度地增強影片對於當地觀眾的親切感和吸引力,同時也更真實生動地展現出了那個時代香港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獨特風貌。
藝術本就應該來源於生活,這樣的設定,讓影片大獲成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