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叛亂(第2/2 頁)
就有了怯意。又收到德川家康的信,心中就有了一絲其他指望,雖然幾個人也都去過王鼎軍中表忠心了,但是對王鼎的仇恨卻是與日俱增。
結果今天南京內守備司禮監太監邢隆和左監丞劉朝用正在城門處巡查,結果發現王鼎居然只帶了二百親兵來了鹿兒島城,就趕緊回去報告了南京兵部尚書戴才莫敬恭等人。
四人都不是王鼎嫡系,屬於旁系中的旁系。而且兵少將寡,自覺日後在王鼎身邊也難有出頭之日,都是各自懷念自己南京和安南的好日子。
劉朝用小聲說:“夏王囚禁君上,是為叛逆,我等自當清君側,替天子除了這個叛臣賊子。”
戴才思忖再三,最後抬起頭來一句話定了調子:“清君側,殺夏王,回南京!”
四個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四人帶著四千多南京內守備和安南軍殺出軍營直奔天守閣,沿途大喊:“清君側,殺夏王,回南京!”的口號,結果整個鹿兒島城都亂了起來,這裡的南京京營士卒,還有南京勳貴官員都在南京有家有業,誰願意在這個朝不保夕的前線待著。
只是在南京打不過王鼎罷了,被王鼎強行發配到了倭國罷了。
他們覺得只要殺了王鼎,他們就可以回南京繼續去過自己的逍遙日子了。
他們現在做夢都想回南京。
而且這件事是戴才莫敬恭邢隆劉朝用帶的頭,眾人也就是跟著起鬨。要是真能殺了王鼎,大家就一起回南京快快樂樂過日子,事情不成,他們頂多算脅從,實在不行就把四人推了出去給夏王頂罪。
但是王英和徐弘基卻是在天守閣裡面陪著王鼎接見淺井茶茶的,他們被王鼎親兵下了武器,還搜過身,現在身上真是連個刀片都沒有,就只能趕緊給王鼎磕頭請罪了。免得被王鼎當成叛逆殺了。
但是這些叛軍在天守閣外面遭遇了王鼎親軍的拼死抵抗, 王鼎的親軍用的可都是燧發槍,整個鹿兒島城裡明軍則只裝備了火繩槍。
燧發槍射速比火繩槍兵快的多。一分鐘可以做到三到四發,火繩槍一般是一分鐘一發,據說有好射手可以做到兩分鐘三發。但是戰場上射手緊張之下根本做不到這個射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