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有錢人(第2/3 頁)
方便呀。
首先被收集來的是《遼東地方誌》,周青峰翻開一看就發現這繁體文言文對自己來說猶如天書,豎排沒標點,根本看不懂。
沒轍,還得先找個能看懂的人做翻譯。為此周青峰讓身邊的僕婦幫他找個教書先生來,談好了月薪三兩——這個工資在明末遼東還算湊合了。
半天后,家裡的僕婦給周青峰領來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這人身穿長袍,腳踩布鞋,束髮著冠,雖然有些清瘦,卻還算相貌端莊,是個斯文人的樣子。
僕婦將年輕人領進來時還誇讚道:“這是我們街坊家的孩子,知根知底,老實本分。他識文認字,口齒伶俐,還會寫書信,來給少爺當伴讀正好合適。”
“我叫周青峰,這位兄臺如何稱呼?”周青峰上前拱拱手,小大人的模樣擺的很利索了。
領來的年輕人倒是很拘束,抬手說道:“我姓王,王鯤鵬,字......,字飛羽。”
“啊,鯤鵬?好名字。你是教書先生?”
“我是......,說書先生。”
啥......,這差一個字,區別很大的嘞。
周青峰一愣,扭頭看向領人來的僕婦。那位王鯤鵬當即臉色通紅的低下頭,訥訥說道:“我進學好些年了,本想去瀋陽縣學讀書,只是縣試一直考不上。家裡又沒錢,只能出來找個營生,正好街坊嬸子說這裡有個少爺找個伴讀......。”
說了半天,這王鯤鵬腦袋越說越低,佝僂著身子都要比周青峰還矮了。周青峰對這人是又好氣又好笑,因為連縣試都考不上,那別說什麼秀才了,連童生都不是,頂多算是個學童。
王鯤鵬說了一堆,最後只有一句‘要是不行就算了,我回茶館說書去。’
周青峰一翻白眼,心想這明末有文化的讀書人真是少之又少,北方的文人更是遠遠比不上南方。這邊城撫順簡直就是文化荒漠,要找個教書先生,結果來了個說書先生。
不過真找個心氣高的老學究來,只怕也是沒辦法跟周青峰配合的,眼下這位姿態倒是低,說不定還好相處些。他也不是要讀書考秀才,只問了一句:“識字嗎?”
“那是自然,四書五經都讀過。”王鯤鵬腦袋抬起來一些。
周青峰把《遼東地方誌》拿來,“這書看得懂嗎?”
“當然看得懂。”王鯤鵬的腦袋再次抬高,為了證明自己不說虛話,他隨手翻開就唸了一段。
這就已經達到周青峰的最低標準了,他又問了句,“‘雞兔同籠’懂嗎?”
這下王鯤鵬表示驚訝了,腰背挺直問周青峰道:“少爺,你還知道‘雞兔同籠’?少爺若是想進學,還是要從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啟蒙為好。日後讀《大學》,《春秋》之類的經典才是科舉正途。不要像在下一樣盡讀些雜書,日月蹉跎要耽誤終身的。”
聽著王鯤鵬居然反過來勸自己,周青峰真是啼笑皆非,“少廢話,就你了。今個就開始算第一天吧,陪我讀書。先就讀這本《遼東地方誌》,我需要知道這裡的山川地形。”
見周青峰居然不聽自己的,這位連童生都不算的兄弟居然急了眼,再次苦勸道:“少爺,聽我一言。當以我為鑑啊,在下就是因為讀了太多雜書,結果父母落淚,親戚嘲笑,出門在外都抬不起頭來,落得要去說書為生。
每日我穿著這身青衿長袍在茶館酒肆站著,看往日同窗路過時都是萬分羞愧,恨不能一頭鑽到地裡去。少爺,你還年幼不懂其中滋味,我不忍見你蹈我覆轍,還請聽我一句良言。你當請個名師,認識些好友,切莫親近我這樣的廢物。
少爺,你且鄭重,王某不忍害你,告辭。”
這王鯤鵬有股子酸氣,居然很瀟灑的一甩袖子,眼角帶淚的轉身就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