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原則(第2/2 頁)
有多大反饋,就要看市場接下來的反應了。
趙安邦一邊想著,又詢問祁同偉現在計劃進行到了哪一步。
祁同偉說工廠已經在動工一個月了,整體規劃已經做的差不多,接下來就是建設,建廠房,建產線,因為本身就是重組,在原有的一些廠房只需要改進一下就能使用,預計今年年底就能全面建設好,同時,車輛設計已經完成,同步在進行零配件,車架的採購,確保明年五月份之前第一輛汽車下線。
趙安邦驚歎這真是一員敢想敢幹的大將,省委省政府什麼都不知道,他就已經把事情悄咪咪的做到這個份上了。
按照對方的設想,投資肯定不低,真是膽大包天,什麼都不彙報就敢掀起這麼大的動作,要知道北山市一直是上下關注的重點,一點風吹草動,都能驚動一片人。
先不說成功與否,一個肆意妄為的大帽子就得扣上。
可想想自己當年不就是這樣,做起事來也是一往無前,也沒考慮失敗的後果,更沒想著彙報,可就是這樣破釜沉舟的勇氣,幹成一件又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一時間又懷念起那段崢嶸歲月,從文山到寧川,一步一個腳印,幾多心酸,幾多壯烈,多少志同道合的同志就這麼倒在了前進的路上。
想著想著,崢嶸歲月中又出現了一張不和諧的臉——於華北。
這位同志經濟博士出身,師從大家,搞經濟不行,講原則卻是一把好手,講到最後,自己拼命搞經濟還背一身處分,更過分還沒人家升的快,你說可笑不可笑。
現在人家又貴為省委副書記,論排名還在自己上面。
這位於副書記度量可不大,祁同偉這樣大開大合的工作,違規操作還真不少,萬一被對方知道,還真可能出事,這讓他熄滅了將祁同偉收入麾下的心。
不跟自己還好,那位於副書記還不會對對方怎麼樣,一跟自己,那就會成為於華北打擊的物件。
不過,他還是得提醒這位同志,一些必要的原則還是要講,否則別鬧到最後,事情做了,處分反倒背上了,這不成了第二個自己?
“同偉,你們這個事情為什麼沒有向省政府彙報呢?”
祁同偉愣了一下,我倒是想彙報,來的第一天就想彙報,你不願意聽啊。
祁同偉斟酌了一下說:“您和裴書記那時候不是說…讓我們先乾點成績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