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福康公主(8)(第1/1 頁)
怎麼了!他賈詡不配得到一個影片嗎!
後世的小輩也真是的,討厭!
韓靜怡?
韓琦愣了愣,猛地想起來了。
自己的女兒好像就叫韓靜怡。
好傢伙,輪到自己了!
韓琦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一旁的范仲淹也忽然反應過來。
姓韓?瞧著韓琦這麼高興的樣子只怕是他的孩子吧。
顯然,趙禎也想到了。
“韓愛卿,這個韓靜怡?”
“回官家,臣的女兒是叫靜怡,但也不一定是這個靜怡。”
雖然說韓琦很高興,但畢竟事件同名同姓的那麼多。
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女兒不是嗎。
顯然此時的韓琦不知道自己早就被自己的寶貝女兒賣了。
趙燕寧拿著帕子遮了遮唇角,“韓大人不必過謙,說不定還真是你的女兒呢。”
說這話的時候趙燕寧笑的溫和,但韓琦反應過來了。
難道說,自己的女兒早就站隊了?
不能吧?
自己的女兒這麼大膽的嗎。
有時候韓琦也覺得挺驚訝的。
畢竟自己這個女兒不過十五六歲,是幼女也是他最疼愛的女兒。
這個女兒自幼就不一樣,琴棋書畫一樣不學,四書五經很是精通。
善於馬球射箭,也是京中出了名的爽快伶俐之人。
看著像個沒心眼的傻白甜,韓琦之前也是這麼覺得。
可現在,他有些懷疑自己的眼光了。
畢竟已經有了一個當上皇帝的女子,有個大臣也不算什麼不是嗎,。
而且韓琦也知道自己的兒子雖然有能力,但到底誰都想要更多的優秀的子嗣。
自己的女兒原本他已經準備定下親事了,如今看來,還是要再想想才是。
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女兒,那麼嫁人...還不如招贅。
韓琦是有點封建在身上的,可這些所謂的封建在大家族的前途下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尤其是天幕對自己女兒的判詞。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這個成語出自唐代李觀的《項籍碑銘序》,原文中提到:“至如謀於漢者,昔其臣也,公實棄之;兵於漢者,亦其將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那幾乎可以證明自己的女兒存在就是個謀士。
謀士的前提是什麼,殺伐果斷,毫不留情。
這樣的女兒,韓琦雖然有些不知所措卻也明白對於韓家絕對是件好事。
還有,既然日後的皇帝要重視女子,自己那未出嫁的三個女兒就不要學勞什子女則女戒了。
去學男人之前學的,日後她們都能學。
家族需要昌盛就不能過於短見。
是男是女又有何妨,都是自己的孩子。
韓琦這麼想著,而其他有遠見的家族族長亦是如此。
宋朝有私塾,如果是家裡有錢的基本都是有族學的,這也使得宋朝的文化水平是很高的,四大發明裡面兩個幾乎都是在宋朝出現的。(指南針正式登場也是在宋朝。)
但是這些裡面當然也有老頑固,可這些不重要。
只要他們看到有利可圖,他們就會改變。
【1】韓琦一共有五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