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不出山(第1/2 頁)
“此事必有蹊蹺之處,可是,二郎啊,朕並不能徹查此事,實在有愧於你!”
康帝沉沉的嘆了一口氣,然後似乎是覺得有些可惜。
阮遙集撐著身子便要下來,“臣何德何能,竟得陛下這樣關照。”
康帝緊緊的按住了他的手,“當年倘若不是你父親於戰場上救下朕,朕又焉能有今日呢?”
當年先成帝在時,年幼的今上尚且在苦寒之地,全靠阮遙集之父阮俱盡力維護,而後鮮卑人入侵城池,今上的侍從逃竄而去,唯有阮俱盡力守護,才將他救出來。這段情誼並不為他人所知,這也是阮俱能在軍中獨掌一軍軍權的原因。
當今晉室孱弱,桓溫號令三軍,軍權顯赫,王導居文臣之首,簡直是心腹之憂。
聖人在某種情況下,也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只能在暗地裡培養人手。
而他對於阮遙集的這種偏愛,很容易讓人忽視其中的根源,只被浮於表面的場景所矇騙。
被趕在很遠的地方的大監,心裡頭頗覺得有些納悶,今上為何如此寵愛這少將軍?難不成竟是有龍陽之癖?
任他心中百般猜想,可是卻也只能站在此地,遠遠的望著那屏風後頭,聖人和阮氏少將軍狀極曖昧的場景。
康帝緊緊的握住了少年阮遙集的手,阮遙集卻是搖了搖頭,雖然說去長公主府並不能稱得上是一無所獲,但的的確確探索情報失敗,只是意外之下又發現了駙馬都尉桓溫大將軍的確野心昭然,否則又怎麼會在家中豢養超過五百的死士呢?
康帝眸中有些晦暗不明,而後安撫的拍了拍阮遙集的手背,再而後便是憤怒的一腳踹到了屏風上,這繡著七寶禪木的屏風,倒在了地上,發出劇烈的響聲,偷偷偷窺此地的大監魂不守舍的,嚇得跪在了地上。
至於其他的宮女小黃門們都害怕的連連跪地磕頭。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康帝簡直是雷霆之怒,摔得摔袖子大聲咒罵道:“朝廷諸君皆是阿兵,無能者,讓我如何同阮將軍交代此事呢?氣煞朕也!此後又如何能再上戰場?不如送去讀書吧!太子呢?太子在哪?叫他過來一同去聽學!”
“朕聽到坊間傳言,都說謝安石是山中宰相,說他倘若不出來江山難顧,蒼山難安,朕就這般無用嗎?朕滿朝的臣子都不如他一人嗎?謝安石為何屢屢不出山?好一個謝安石,竟敢如此藐視君威,既然這樣喜歡教書,朕便賜他於會稽蘭亭授課,而後,叫這些不成器的郎君都去學,謝安石一人不行,難不成朕大晉的兒郎們都不行嗎?”
庾亮,王導,桓溫,郗超,王坦之等人才走到門口,就聽到裡頭雷霆之怒的怒罵聲,紛紛都驚駭了。
陛下從前沒有這般發怒過,今日究竟是為何呀?
可是而後看著慌不擇路奔跑出來的大監,又覺得有些荒謬至極。
在聽到聖人這般盛怒,桓溫總覺得有些可惜。
“家尊曾經感嘆謝三郎風神秀徹,後當不減王東海,如今聖人竟罰他去會稽蘭亭授學,竟叫人覺得格外可惜。”
郗超搖了搖頭,甚至有些嘆息的開口:“不過聖人命他授學,我等兒郎倒是極有福氣。”
王導道:“可惜我兒年歲大了,不能前去,宵小賊人,坑害我兒,東吳諸賊仍不死心,昔日武帝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一舉滅東吳,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東吳宣告滅亡,如今求全,仍不安寧。可惡可惡!”
等大監進去稟告聖人的時候,幾位老臣都有些汗顏。
“卿等既然進來了,朕便宣佈一件事,正要令那謝安石於會稽蘭亭興辦山學,爾等便擬好這前去學習的名單,遞上來讓朕斟酌。”
桓溫於是便抬頭瞧一眼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