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上善若水(第2/3 頁)
謙虛了幾句,便岔開了話題,問起了高闕以及平虜遂的情況。
蘇武一邊將趙延年往裡讓,一邊介紹起情況。右賢王分幾路入侵,的確有一路經過高闕。不過漢軍警惕,沒給他們多少機會,沒等他們攻破平虜燧,援軍就趕到了。
“平虜燧能堅持那麼久,也和趙君有關。你教給他們的矛法,這次作用甚大。不僅燧卒們無一陣亡,還殺了好幾個強行蟻附的匈奴人,領了十幾萬賞錢。趙君這次來,能否在九原多住幾天,也讓我們見識一下你的矛法?”
趙延年想了想。“我和太中大夫約好在九原見面,然後一起去長安。能待幾天,要看他什麼時候能到。”
蘇武明白,隨即帶著趙延年去見蘇建。
蘇建很忙,匈奴人雖然退兵了,危險卻沒有完全解除。在天氣回暖之前,匈奴人隨時可能再來。他要抓緊一切時間查漏補缺,加固邊防,儘可能不給匈奴人機會。
見到趙延年後,蘇建抽出時間,問了一些代郡的情況。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蘇建對諸聞澤之戰讚歎不已,非常欣賞趙延年的悍勇,言語間頗有後悔之意。
除此之外,他的觀點和張騫近似。
漢匈之戰不取決於某一個人的勇武,最終看的還是兩國的實力對比。趙延年一個人勇不夠,還要更多的人勇才行。
趙延年聽懂了蘇建的意思,和蘇武說的差不多,還是希望他能傳授一些武藝而已。
區別只在於蘇武說得坦蕩,蘇建畢竟是長輩,又是高位者,說得更加含蓄、隱晦。
他痛快的答應了。
蘇建很滿意,隨即讓蘇武去安排,讓趙延年住在客院裡。
客院雖然不大,卻乾淨整潔,設施也很完善,甚至稱得上奢華,毫不遜色於李椒在代縣為趙延年準備的住處。一看這個場景,趙延年就知道,蘇建父子早有準備,就等著他來。
果不其然,接風宴的時候,來了十幾個壯漢陪酒,其中就包括上次見過的伍軍侯。
趙延年沒有問,但是他估計這些人中至少有一半是蘇建的部曲。
部曲是私兵,骨幹大多由信得過的人充任,比如家族裡的子弟,或者是同鄉。他們的基礎原本就比一般士卒好,再有高手指點,進步也會非常快。
這樣的好機會,自然不可能雨露均霑,落到普通士卒的頭上。
平虜燧的燧卒遇到趙延年,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運氣。
趙延年明白這一點,也無可奈何,只能感慨這就是世道的不公。
人和人生來不平等。
時間有限,他也沒有說太多,花了兩天時間,詳細講解了矛法的要訣,傳授了訓練方法。
真正的矛法其實很簡單,攔拿扎而已,其中的細微之處才是精華。
臨陣搏殺,生死就在一息之內,哪有那麼多花招。將這些基本招法練精練熟,足以對付絕大多數敵人,尤其是匈奴人。
就趙延年的戰鬥經驗而言,即使是龜龍營的精銳,矛法稱得上精妙的也就寥寥數人而已。
這些人將信將疑,卻還是按照趙延年的要求去練了。
兩天後,張騫趕到,與蘇建父子見面之後,就和趙延年一起出發了。
臨行之前,趙延年拜託蘇武一件事。如果有可能,將老書佐李旦調到太守府來,哪怕還是做個書佐,也比留在平虜燧強。
蘇武一口答應。
對他來說,這是舉手之勞,不值一提。
張騫與趙延年同車。出發之後,他看著趙延年,忍不住笑道:“趙君,你的牽掛越來越多了。不過恕我直言,張威也好,李旦也罷,他們都幫不上你什麼忙。將偌大的人情用在他們身上,頗有些不值。”
趙延年想了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