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上善若水(第1/3 頁)
趙延年在馬城停留了兩天,收拾了自己的行李,便起程離開。
趙破奴、張威到城外送行。
趙破奴本想安排兩匹戰馬,卻被趙延年拒絕了。雖然在邊塞,戰馬相對易得,可是和匈奴人相比,漢軍的戰馬還是不多。他這次回長安,戰鬥的機會不多,用不著真正的戰馬。
普通的馬就夠了,代步而已。
趙破奴索性為他安排了一輛四面有帷幕的馬車。
冬天風大,騎馬不如坐車舒服。
臨行之際,趙破奴從懷裡掏出幾片木牘。“這是我寫給僕朋和嫂子的信,你幫我轉交給他們。”
趙延年有些意外。趙破奴為僕朋一家準備了豐厚的禮物,幾乎裝滿了馬車,這封書信明明可以塞在裡面,為何還要特意交待?
他也沒多想,接過來,揣在懷中。
趙破奴拍拍趙延年的肩膀。“一路順風。”
張威也拱手告別。
趙延年揮揮手,馬車起動,漸漸加速,向南急馳而去。
看著馬車消失在官道盡頭,趙破奴嘆了一口氣。“希望長安能治癒他的心病。”
張威吃了一驚。“趙君精神不振,不是因為傷勢?”
趙破奴點了點頭。“他的傷早就好了,精神不振,是自覺有愧。”他想了想,忍不住說道:“我也覺得不可思議。他斬殺了龜龍營一百多精銳,按理說傷勢不會輕,怎麼能恢復這麼快?”
張威笑了。“趙君不僅武藝通神,養生也有心得。我受了那麼重的傷,能夠恢復得這麼快,也是因為練習了他教的導引術。不過,他恢復得這麼快,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趙破奴深有同感。
他因為練功太勤,被趙延年看出問題後,也按照趙延年教的辦法調整,效果極佳。
可見趙延年對身體的瞭解之深,非常人可及。
可是對身外之物,他就不那麼瞭解了。
不論是之前殺死匈奴右部的大巫師,還是眼下為趙俅等人的傷亡愧疚,都是這個原因。
“他可能覺得,匈奴人逼得那麼緊,都是因為他。”
張威微怔,隨即啞然失笑。“趙君武藝雖好,心地卻過於良善,才會有這樣的想法。難道他回了長安,伊稚邪就不來了?”他頓了頓,又道:“朝廷也是糊塗,這個時候調他回京,豈不是漲匈奴人士氣?”
趙破奴轉頭看看張威,收起笑容。“慎言,朝廷之意,豈是你我能夠妄測的?”
張威自知失言,拱手謝罪。
——
趙延年坐在馬車上,頗有些無聊,便拿出李陵手抄的《老子五千言》來看。
他前世雖然瞭解過一些《道德經》,卻沒有通讀過原文,大多還是聽師長們講解其中的道理。現在終於有空,可以細讀原文。
李陵抄的《老子五千言》與他了解的通行本《道德經》有不小的區別,除了文字上的差異之外,最大的區別就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
趙延年雖然和老書佐李吏學過一些字,可是讀起文言文,多少還是有些吃力。好在他為人堅毅,不會輕易放棄,硬著頭皮也要啃下去。反覆讀了幾遍後,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多少有了些心得,便食髓知味,越來越上癮,就算手上沒拿著帛書,心裡也不時的回味一番。
有了寄託,心情平靜了些許,路程也變得有趣起來。
這一日,便來到了九原城。
稍微安頓一番,趙延年便趕到郡守府,拜見平陵侯蘇建。
名刺送進去不久,蘇武便匆匆趕了出來,拉著趙延年的手,放聲大笑。
“賀喜趙君,幾日不見,又立大功。這次回京見駕,必定高升。”
趙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