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惜才(第1/3 頁)
趙延年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三天後。
李椒將他帶回了平邑,讓軍中最好的醫匠為他療傷。
趙俅、趙遠也救回來了,已經渡過了危險期。王修傷重不治,還沒回到平邑就死了。
趙延年得知這些訊息時,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一直覺得,這些人都是受了他的連累。
如果不是他樹大招風,引來了伊稚邪的特別針對,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出動二百龜龍營的精銳,設下陷阱,就為了對付幾個漢軍,這是無法想象的事。
他又想到了林鹿。
如果不是因為他,或許僕朋一家還在草原上活得好好的,林鹿也不會那麼年輕就死去。她可以看到雷電娶親,看到小鹿出嫁。
可是她死了,沒犯任何錯。
犯錯的是他,他就不應該顯露武藝,更不該魯莽的殺死大巫師。
一直陪著趙延年的李陵敏銳的感覺到了趙延年的情緒。“趙君,你不必擔心。府君已經寫了戰報,上報朝廷,朝廷會給陣亡的將士撫卹,也會給你們賞錢的。”
“可是戰死的人,不會再回來了。”趙延年打量著稚氣未脫的李陵,想到他將來的命運,心情更加低落。
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塞,最後逃回來的只有四百人,剩下的不是戰死就是投降了匈奴。
就算是逃回來的人,也得不到任何賞賜,反而要揹著戰敗的罵名。
可他們有什麼錯?他們已經盡力了,已經做得很好了。
只是結果不盡如人意而已。
俗話說得好,不以成敗論英雄,漢代的軍法未免太沒人情味。
如果稍微有點人情味,或許李廣就不會死,李陵也不會那麼偏激,那麼多漢軍將士也不會泣血向塵。
不得不說,漢武帝是有責任的。
“趙君,我這些天讀老子,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李陵眼神閃爍。“芻狗的使命是祭神,而我們的命運就是戰鬥。”
趙延年反問道:“為什麼而戰鬥呢?”
“當然是為了朝廷。”
趙延年笑了一聲,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又覺得考慮這個問題本身就有些無聊。
從古到今,又有幾個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不就是兩千年封建王朝的公認規則麼。
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即使是二十一世紀,也只有華夏人才會信仰。
一介武夫,就不要想那麼多了。
眼前這個時代,李陵的想法才是主流。
雖說如此,可是他還是忍不住的去想,哪怕明知不會有答案。
——
轉眼便是半個月過去了。
伊稚邪一直沒有進攻代郡、雁門,倒是朔方那邊傳來了訊息。
右賢王率大軍幾路入塞,卻遭到了平陵侯蘇建指揮的漢軍強力反擊,劫掠了千餘人後匆匆而退。
對漢朝來說,千餘人的損失不小。
可是對匈奴人來說,區區千餘人口並不足以抵銷其損失,尤其是當他們將河南地當成他們的故有領地時。
去年未能及時奪回河南地,還可以說是右賢王去世。今天終於出兵了,卻虎頭蛇尾,只能說明繼位的右賢王能力有限,奪回河南地的想法無法落地。
不出意外的話,匈奴右部可能會有內亂。
匈奴人敬畏強者。一旦首領無法讓人相信他的實力,那他就會被更強悍的人代替。
同理推測,伊稚邪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兒去。
為此,李椒不敢有絲毫大意,派了不少人出塞打探,每天都有訊息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