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制定(第1/2 頁)
古人有云,見好就收,更有言,別得寸進尺,會適得其反。深諳世道至理又很會把握火候的少年,眼看這些人表現還尚可,自然也樂意就此揭過。
當下繼續訴說著他那條沒有雕刻完的計劃。不過在此之前,他需要磨一磨雕刻的刀,好讓之後的計劃變得更加完美。
只見少年道:“之所以南下攻打臨淮,那是因為臨淮的戰略價值高,地理位置好。在座的諸位,想必不用我闡述都能明白,拿下臨淮將意味著什麼?
往大了說,有可能直接改變天下的局勢,往小了說,我們有足夠讓不管是安慶緒,還是朝廷都不得不重視的份量。這是我們為何捨近求遠,舍易求難,冒著九死一生風險去打臨淮的理由。”
“我知道諸位肯定在想,你南風說的輕巧,可要怎麼打?怎麼攻?
別急,我現在就慢慢道來!”南風冷笑看著這些面面相覷的人,似在嘲諷。
然後才道:“攻打臨淮,距離遙遠,優勢不在我,肯定不是以逸待勞的臨淮守軍對手,但我們卻佔了一個先機,那就是主動。”
“你的意思是說,我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臨淮,打它一個措手不及?”有人半推半就,好似有所明悟,又好似不太確定道。
少年搖了搖頭,不否認此方法的可行性,但也不贊同此計劃。
他道:“兵襲雖然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這只是下策。畢竟我們要是沒能在臨淮守軍回過神來之前拿下臨淮,那麼到時被動的就是我們。
再者,幾萬大軍長途跋涉,難免不會走漏風聲,說不定我們人還沒到臨淮城下,人家就已經知道我們要來。”
說到這裡,少年冷笑了一下,似乎覺得有些可笑道:“那到時,所謂的先機就成了擺設,先自取其辱,然後在自尋死路,滑稽至極。”
沒人覺得少年說的可笑,大家都在沉思,都在分析,然後不約而同的都覺得有道理。
少年看這些人一眼後繼續道:“但是如果把大軍一分為三,情況就不一樣了,不僅能減小我們自身的目標,還能推進行軍速度,最重要的是,還能兵分三路合圍臨淮。
自然,這兵圍臨淮也是有講究的,其中以右路人馬為佯攻,先吸引敵主力,然後再以左路人馬為主攻,打它一個措手不及,至於中路人馬,以防不測,先靜觀其變。”
“諸位,這三路奇襲戰術若可執行,拿下臨淮雖不能一帆風順,但至少已經有七成的把握,在減去一些不可控的意外,五成把握拿下臨淮,板上釘釘。”
南風一直都在試探性觀察著這些人,看看他們聽說分兵計策後會有什麼反應?
不過現在看來,效果似乎還不錯,至少現在還沒有人站出來當面反對,都在各自沉思,各自交流。
顯然已經把他這個計劃當成正事來討論,這與先前一副動不動就出言不遜,把不服、不爽、不行全寫在臉上,生怕別人不知道。
可現在…也不知道是因為尹問先前震懾的緣故,還是因為他說的本身就很有道理,完全征服了這些人。
不管因為什麼,總之沒有反對就是好的。
“南風兄弟,除了兵分三路外,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計策?”尹問看向南風,開口問道。其實他已經把少年的計劃放在心上走了一遍又一遍,但始終對分兵有些不滿意與只有五成的把握有些擔憂,故而想要更好的計策。
少年看他一眼,怎會不明白這傢伙的意思,當下也毫不吝嗇給出解釋道:“少將軍,兵分三路,齊襲臨淮,已經是最好的進軍路線也是最好的進攻計劃了。
你應該明白尾大不掉的道理,大軍一起行動,看似扭成一股繩很強大,其實於事不利。再者,雖說是分兵行動,互不干擾,但大家的目標都是同一個,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