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3 頁)
這幾天京城的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件事,民眾十分的憤慨,要求順天府給出一個解釋。
順天府剛開始答應的十分乾脆,承諾必定抓到兇手,偵破此案給百姓一個交代。可他們查著查著便沒有了音訊,只是不停的推脫,百姓越來越不滿。
不光是民間,朝堂上亦不平靜。
除了個別人,御史自來都是朝廷中的一股清流。他們有著直言勸諫者不殺的免死金牌,所以雞毛蒜皮大的事情都能拿出來參一本,更別說最近這樁大案子。
那些奏摺就像是不要錢一般的往皇帝的桌案上飛,就連現在一心痴迷於長生之道把政事全部拋給三公的皇帝都驚動了。
這件事它本來就是因為皇帝才出的沒錯,但是肯定不能讓皇帝來背這個黑鍋。在皇帝眼裡只會覺得別人辦事不力,不堪重任。
所以,殷丞相很榮幸的被皇帝請到了紫宸殿。
&ldo;你留著這爛攤子,是指望著朕幫你收拾嗎!&rdo;皇帝一怒,將桌上一堆奏摺抓起來便往臺階下扔。
&ldo;臣不敢。此事是臣的疏忽,請陛下給臣三日時間,臣必定解決乾淨。&rdo;
殷丞相已經六十歲了,但看起來依然精神抖擻,壯心不已。他縱橫官場近四十年,若說朝中誰人最能猜測皇帝心意投其所好,非殷丞相莫屬。
&ldo;那樣最好,你那邊的人找齊了嗎?&rdo;
&ldo;回陛下,已然妥當,隨時可以入宮。&rdo;
&ldo;張真人還有三日出關,那就三日後吧。記住,莫要走漏了風聲。&rdo;皇帝似乎很疲憊,緩緩的說著。
&ldo;臣明白。&rdo;
☆、第41章 一個吻
殷丞相見悠悠眾口只能疏導而不能一味鎮壓,最後沒辦法才將自己的手下推出去。
他捏造事實,說這些人趁著上元節之際行拐賣人口之舉,但途徑越鏡山時由於雪天路滑,馬車從山上翻了下去,屍骨尚在尋找之中。然後串通了順天府尹做了證明,此事方才稍微被按下來。
但是到了三日後把人往皇宮裡送的時候,變故徒生。好好的二十個人送到宮裡,竟只剩下十八個。
殷丞相趕到時,五皇子孟廉楓已然急得如火上螞蟻,見到他就像見到主心骨一般:&ldo;外祖,咱們現在該怎麼辦啊?&rdo;
&ldo;什麼怎麼辦?我當初勸你不要冒這麼大的風險,你偏不聽,這下好了?你讓我怎麼跟陛下交代?你真是魯莽之極。&rdo;殷丞相也是一肚子火。
孟廉楓沉默,殷丞相緩了一下接著說:&ldo;我已讓人從紅樓裡帶出了兩個人填上,人數倒不怕。只是那兩個人,一定要抓回來,不然百姓要出大亂子!&rdo;
可是,殷丞相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他剛把整整二十人送到皇宮裡,就聽到人稟報,那兩個逃跑的人正好是京城人士。
雖然家境一般,但是他們的平安歸來卻證明,那跌落山崖的說辭純屬無稽之談。其中一人更是鼓足勇氣出來說明真相,他們被賣到了青樓!
這下子,全京城的人又一次譁然,比第一次更甚。
一個青樓,便敢行如此悖德之事,簡直是猖狂。再聯想到順天府的說辭,百姓直覺得其中必有官府包庇,更是罵聲一片,順天府尹如今都不敢在街頭露面。
孟廉楓氣的跳腳,發誓要把背後之人找出來生啖其肉。然而他的氣惱於事無補,皇帝知道百姓對他的評價時,狠狠的把殷丞相罵了一頓,直說他解決不好這件事就讓他回老家。
孟昭衍坐在書房裡聽到周準匯報所有人的情況,聽到這裡時,發出一聲冷笑。
&ldo;父皇居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