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縱橫華中(第1/2 頁)
潘修禮從bJ回到山東,又跑了幾家經銷商。大家的提貨量並沒有達到預期,新招商任務也沒有達成。公司又招大家回公司去開會。
潘修禮這幾個月來,出貨量不大,所拿提成也就不多,除去出差費用,一個月也只能拿到五千多的基本工資。
“既然各項費用都是自己承擔,我又何必非要坐火車和汽車,自己開車豈不是更方便?”
潘修禮這樣想著,就打算自己開車回長沙。當然,這麼長的路程,一個人開車必然是不合適的,惠斌是最好的搭檔。
此時惠斌正在河南安陽。潘修禮開車與他在這裡匯合,又一直往南開,一天多的時間到達了長沙。
有了車,出行確實方便,回到長沙有種回家的感覺了。
這次回公司開會是有兩件事,一件是公司給一個專門做招商的網站投了三十萬來引流;另一件事是尹強不再擔任渠道部經理,而是換了一個熊經理。
對於前者,潘修禮很不理解,如果說公司摳門的話,卻願意花三十萬招商;如果說公司不摳門的話,卻連出差費用都不肯報銷。
對於後者,潘修禮也不看好,這個熊經理是新來的,對公司根本不瞭解,卻來做了渠道部老大,這不是讓外行領導內行麼。
潘修禮越發覺得,幹得越多,反而越是沒有好處,不但收入提不上去,還要承受這些決策者的亂折騰。他終於有了退意,捨棄山東千里來湖南並不是為了陪尹老闆亂折騰的。
不只是潘修禮,整個渠道部都是萎靡不振,越發沒了成就感。
尹老闆之所以能當老闆,一定是猜到了大家的想法。刨除他在矽藻泥業務上的不熟悉,在其他方面,他作為一個管理者還是稱職的。
熊經理做了業務上的規劃後,尹總上臺開始做他的演講。
尹總的湖南話很濃,講的慢了卻也能大概聽得懂。他講了一個故事,大概是大環境誰也改變不了,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能適應環境的留下,不能適應的可以離開公司。
潘修禮咋摸著這些話,覺得還是有道理的,況且即使自己想走,也沒有好的去處,不如繼續幹下去。雖然最近渠道部走了好幾個同事,其他部門更是走馬觀燈般人員流動,但目前自己還不能走,也捨不得走,畢竟羅豔還在公司,也算是一種精神寄託吧。
熊經理的套路並不新奇,無非是兩點:一是講起話來特別激情,像一個培訓講師;二是在出提貨政策時,活動力度特別大,也能促使經銷商提貨。
這兩點沒有太多技術含量,最起碼在潘修禮看來技術含量不大,因為他都可以做到。之所以沒有去做熊經理這個位置,是潘修禮在操作上一家塗料公司時吃了虧,不想再從營銷方面操心,只想一心一意做業務拿提成。
渠道部換了老大,風氣為之一變,經銷商提貨積極性高了不少,這讓公司、潘修禮都燃起了希望。
可兩個月後,潘修禮還在給石家莊出裝修方案時又得到訊息,熊經理辭職了。
潘修禮一陣不安,但他又想起尹老闆的話,還是忍了下來。
這一次,又來了兩個這樣的有能力的人物。可他們似乎都無法駕馭整個渠道部,也不能讓尹老闆放心。尹老闆乾脆親自上陣,兼任渠道部經理,而新來的兩人李宏宇、廖浩鑫與尹強則三分渠道部版圖,李宏宇負責湖南本部,廖浩鑫負責華東,尹強負責華南。潘修禮的區域劃給了華東。
頻繁的人事變動,不但是潘修禮有些受不了,經銷商對公司的粘性也是大打折扣。
潘修禮在生活上,又與劉夢有著離婚不離家的牽連,還有羅豔的牽絆,更有陳麗華的牽動,一時頭大不小。
到了秋天,與陳麗華見過最後一面後,潘修禮斷絕了與她的聯絡。倒不是潘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