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第1/2 頁)
小說中所有劇情都是為了主角服務的,為了塑造他們的形象,才會有各種危機困難。
也是各種事情堆積起來,最終才有了豐滿的主角形象。
主角成長起來,這個小說世界才完全成型。
掌控力強的作者可以控制主角,可一旦主角脫離掌控,劇情的發展就不會再處於作者的控制之下了。
也就是說,主角會受到作者同世界意志的操縱,但同時,他們又能反過來改變這個世界。
兩者並不是一體的,甚至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這也是阮覓發現這個世界是一本書時,就急著尋找主角的原因。
等到劇情真正展開的時候,能夠改變一切的,並不是她這個在書裡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人。而是崔顏,魏驛藺,柳十令,殷如意,陳章京五人。
至於小說中的四主角,如今為何有五人,阮覓並沒有覺得不對勁。
這個世界除了主角外,肯定還有重要配角。
當初「撒網」的成功率這麼高,阮覓已經覺得自己很幸運了。
……
阮覓思考著生死存亡的事情。
床邊,阮母還在同阮珍珍說著近一年裡發生的各種趣事,大有要補償她的意思。
這兩人,一個慈愛,一個嬌弱,母慈女孝,看起來倒也像是極好的一對母女。
阮覓心中理順那些事情,瞧著她倆,忽地提議道:「在床上躺了這麼久,還是得多出去走走。母親最近若是得空,便帶她出去,多見些人也是好的,省得在這裡悶出病來。」
沒想到她會這樣說,阮母臉上閃過驚喜。
其實她隱約察覺到了阮覓對雅馨院的關注,平日裡都不讓人進來。不過她並不知道阮珍珍的真實情況,旁人告訴她阮珍珍是身體不好,染了惡疾陷入昏迷,她便信了。
如今聽到阮覓說那番話,以為兩人冰釋前嫌了,高興得擦了擦淚,「見你們姐妹關係好,我心中也高興。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多好啊。」
阮覓不置可否,她心中自有計劃,阮母這樣想她便隨她去。
而讓阮母帶著阮珍珍出門逛逛,也是為了給阮珍珍出手的機會。
與其整日守著防著等著,不如推一把,把機會送上去,看看對方到底能幹出什麼。
這就同釣魚是一個道理,想要有魚上鉤,還得有餌。
放下了餌,阮珍珍這裡也探不出別的訊息了,阮覓便轉身離開。
離開前了,。她看了那些婢女一眼,她們紛紛明白了阮覓的意思,從屋內出去,四處散開。看起來各自在做著自己的事情,但是每個地方都有人,阮珍珍依舊處於嚴密的控制下。
之後幾日,阮珍珍也沒有做什麼,連阮家的大門都沒有出,倒是比以前更加小心謹慎。
她只每日都黏在阮母身邊,似乎大病一場,突然孝順起來。絲毫不覺得厭煩地聽著阮母說自己對阮祈的不滿,對阮珵的的擔心,時不時寬慰幾句,儼然成了阮母最寵愛的女兒,最貼心的小棉襖。
這些事情阮覓都知道,卻沒有阻止,只靜靜看著這一切。
……
成平三十九年,年末。
邊境忽生動亂,與齊國接壤的一處村落被屠殺殆盡。這像是一次挑釁,明晃晃的從大雍駐紮於邊境的軍隊臉面上踩過去。
三國多年維持和睦,齊國也一向與大雍交好,故而多年來士兵馬匹都過著安逸的生活。
成平三十七年的時候,因著沽源屬權三國間倒是有了些不愉快。但那時候阮覓他們剛回到鱗京,齊國國主便給順元帝傳了密信,信上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說實在是無心之舉,並無害人之意。
那件事也就那樣過去了,兩國依舊維持著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