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丟失的食物(第1/2 頁)
劉麗的不嫌棄,讓武建國感動非常,他發誓要對這個女人好一輩子。
為了彌補對劉麗的歉意,武建國一邊努力工作,奮發圖強;一邊操持家務,拼命寵妻。
那時劉麗不上班,但也很少做飯,一日三餐基本需要武建國伺候,閒得無聊,最多不過收拾收拾家,洗洗衣服。
結婚三年頭上,武建國買了一套八十平米的樓房。
再三年,他們買了車。
至此,他家也算是個小康之家。
對於劉麗提出的約法三章,武建國開始並沒當真,以為她就是說的氣話,父母只是沒給他貼補,又不是十惡不赦,怎麼可能不來往?
但他理解妻子的心情,開頭幾年便由著她,他想,人心都是肉長的,她慢慢會回心轉意的,時間是一切矛盾的調和劑。
可是他錯了,劉麗是當真的,她不僅不跟著武建國一起回老家,還不允許武建國自己回,武建國每回一次,她必極力阻止;阻止不住,就鬧他個天翻地覆。
在他們婚後的十年間,武建國的父母總共來過他家三次,每次劉麗都要藉故和武建國大吵一次,當著他父母的面,每每口不擇言。
不只是武建國的父母,連他的兄弟姐妹都不容。
武建國據理力爭自己的權益,劉麗分毫不讓自己的原則,不惜讓那個家整天硝煙瀰漫。
結婚十週年的紀念日,兩人選擇了離婚,家產變賣平分。
之後兩人的生活過得並不如意,因為西秦市的經濟衰退,武建國就職的公司準備遷往外地發展,武建國為了照顧兒子,不能跟去,便辭了職,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便送起了快遞,之後又送起了外賣。
一直不工作的劉麗也不得不出去找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到處打零工。
但他們哪怕自己節衣縮食,也從沒少過給兒子花錢。
兩人各自努力,順利地把兒子培養成了一名大學生。
兩人在一起時,相互不容;不在一起了,反倒為了陪伴兒子,經常氣氛和諧地一起外出旅遊,誰也不再對誰頤指氣使,發號施令,誰對誰也不再那麼理直氣壯和理所當然。
今天是他們離婚後的第一場爭吵。
吵了一陣,也就不吵了,有限的精力,不能浪費。
武建國要去尋找兒子,被眾人勸住了,說還是再等等吧,不然小分隊的人回來,大家又該出去找他了,不要擅自行動,一切要服從陳機長的安排。
然而陳平暫時也沒有更好的安排,小分隊的人不回來,得不到有用的資訊,一切安排都是無的放矢,最起碼今晚只能等,或許他們將在今晚回來。
隨著夜色的加深,恐懼的氣氛籠罩在每個人的頭頂,飢餓加劇了這種恐懼。
人們聚集起來商量著對策,然而除了抱怨和漫罵,沒人能拿出中肯的建議來,只能在這無盡的絕望之中,虛構著自欺欺人的希望。
終於,有人拆穿了這些謊言:“他們不會是迷路了吧?”
“不,不會,不會吧。”有人底氣不足地否定。
然而,這似乎是最合理的猜測,他們即使一無所獲,這時也該回來了;他們如果遇見了人,這時更應該回來了。
他們拿著指南針,帶著這架飛機上最精良的裝備,然而卻迷了路,可知這片森林是多麼的深不可測,又是多麼的危機四伏。
當然,還有一種更可怕的猜測:他們已經遭遇了不測,永遠不會回來了。
那堆篝火又燃燒了起來,跳動的火焰,像拼命掙扎在洪濤巨浪中的小船,是那麼的渺小和無力,飄飄搖搖,只能照出眼前一片光明,卻無法撼動這無邊的,厚重的黑暗。
有人自暴自棄地說:“乾脆放把火,把這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