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第12章 長寧十年(9)
其實藍蔚對謝禎說的寶泉局的事情也很在意,甚至想馬上調轉槍頭去幫謝禎弄紙鈔的事兒,因為歷史書也從來不會忘記一個重要事件——紙幣制度是在明朝中期流產的,且在洪武后期就貶值嚴重了。
換句話說,朱元璋也不是沒腦子的君主,他能把這事搞砸,換到同時間和幾乎同背景下的謝禎,要在五年內把紙鈔推廣得毫無隱患,是不太可能的。而跟讓天下百姓再多等幾年比起來,謝禎受廷杖更要命。
那可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廷杖,且不說去衣示眾有多麼羞辱,不留殘廢活下來的,全明又有幾個?
謝禎看到藍蔚漸漸變了臉色追問她紙鈔的事情,本來不想多說,但藍蔚的表情太過著急,她就簡要講了兩句:「父皇認為銅銀畢竟是民間主流貨幣,印鈔不能完全代替,所以我提出收集現有銅銀作儲備,大面積推廣紙鈔。」
「所以國庫裡現在沒有足量的銅銀是吧?」
謝禎對藍蔚抓的重點略有些讚許:「不錯,所以要想辦法聚攏,你有什麼辦法嗎?」
「請問殿下,我朝一年能產多少銀?」
「二十萬兩。」謝禎不需要藍蔚追問,就報了另一個數字,「市面上大概有兩千萬兩銀,但銀並非主要貨幣,而銅錢大約五千萬枚。這只是估計,畢竟唐宋銀錢遺留至今,或許鑄成佛像的、埋進土裡的都佔了很大一部分。」
假使僅按產量發行寶鈔,根本不可能完成流通銀兩的聚攏,藍蔚意識到謝禎除了工業人才,同樣需要經濟人才,畢竟她自己只是修了些經濟課程而已,要真的在貨幣制度上動手腳,她恐怕會淪為王莽。
藍蔚開始陷入沉默,謝禎見她沒話說了,微微嘆了口氣,向後仰靠在椅背上,看著天花板,不知又在思考什麼事情。
「你不必擔心,誠思在四川已經在試行她的方案了,你既然想做天工院就大膽去做,不要為了別的事情傷腦筋。」
謝禎這麼溫言的時候,藍蔚覺得心裡更堵了,她已經能感覺到,自己一輩子,也抹不掉謝禎眉間的細紋了。藍蔚喜歡的人,將用全部心力治其疆土、愛其子民,這是世間最累的事情。
在一件件事的處理與探討中,冬裝除了、春裝換了,漸漸身上的就只剩薄衫了。謝禎黑了不少,不過她出京前太白,現下還不比小時候那黑瘦的勁兒。
沙盤對抗和馬上演練,謝禎要三個月達到長寧帝的目標,自然很快就讓諸王皆不及了,即使她仍然拉不開康王能拉的強弓,但誰心裡都明白,強弓從古代到現在,都是炫耀力量的物件而已,戰場怎麼會放著弩炮不用而用強弓?
大概五月初,黃琛就認為謝禎已經完全吸收了六安守軍能教給她的所有東西,更多的要麼得到北方去與北元拼殺過才懂,要麼就是天分所致再靠練習見識是沒用的了。
說來黃琛也是很有趣的人,一方面以佈政職責完美執行了謝禎各種要求命令,一方面又以講武負責身份評價謝禎的練習成果而毫不避諱。不過藍蔚以為,他畢竟和謝家有點姻親關係,算是駙馬,不必怕誰。
他的姻親關係在於,他是謝禎表姐的丈夫,雖然表姐是郡主,但正如景雲是郡主,建興諸王是郡王,黃琛為駙馬都尉也是名副其實了。
所以既然黃琛認為自己達標了,又還需幾天準備才能離營回京,謝禎便登門拜訪,見見表姐和姑姑。表姐不姓謝更無軍功,封為慶陽郡主已經是長寧帝對姐姐的照拂,而雖然她並沒有一開始就支援弟弟起兵反元,但郭天惠去世後她也自願來到軍中照顧弟弟和幾個孩子的生活。
謝禎確實感激她、親近她,所以這位姑姑說出來的話她也絞盡腦汁去接,儘管不太好接——
「可憐見的,這幾年好不容易養白了胖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