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群策群力(第2/2 頁)
,有過實戰經驗的人都知道,但董承身為將領,卻一點概念也沒有。
也不知道他之前的戰鬥是怎麼打的,全靠對手犯錯嗎?
董承很尷尬,額頭的汗珠更密。
劉協收回目光,誇獎了那個校尉幾句,命人記錄好他的發言,轉頭又問其他人。
見劉協問得認真,其他人不甘示弱,陸續發言。
這些人都是直接統兵的將領,戰鬥的經驗比董承豐富得多,大部分發言也算是言之有物。
幾個準備不足,本想胡亂說幾句,矇混過關的人還遭到了同僚的無情群嘲。
所有人都發完言後,西涼人可能發起攻擊的位置便大致有數,之前一頭霧水,覺得西涼人有可能從任何位置發起攻擊,無形的恐懼不知不覺的淡化了很多。
看看帳角的漏壺,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到了晚餐時間,劉協便讓董承安排晚飯。
董承如釋重負,連忙命人上酒上菜。
一提到吃飯喝酒,氣氛又輕鬆了一些。董宛更是歡喜得眉開眼笑,幾乎要流口水。
劉協將董承叫到身邊,輕聲問道:“阿舅,有方略了嗎?”
董承既慚愧又興奮。“陛下,臣慚愧,為將這些年,竟不知道這些人有如此見識。聽他們說完,臣這心裡不慌了。就算李傕親來,臣也有把握守住陣地。”
劉協瞅了董承一眼,淺笑道:“阿舅以為,若李傕來攻,他會先攻你的大營,還是先攻奉義將軍(楊奉)的大營?”
董承想了想,略顯尷尬地說道:“先攻臣大營的可能更大。”
劉協也這麼想。
論兵力,董承不如楊奉。董承只有兩千多人,楊奉卻有近四千人。
論將士戰力,這些從洛陽周邊招募來的明顯不如楊奉麾下的白波軍。說得難聽點,他們連正式的戰鬥經驗都沒有,而白波軍則是和牛輔率領的西涼主力正面交戰過的精銳。
論個人能力,不管是韜略還是勇氣,董承同樣不如楊奉。
如果說董承有什麼優勢,那就是他還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如楊奉。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董承的大營作為突破口,是任何一個稍有見識的將領順理成章的選擇。
“那朕這些天,就在阿舅營中見習,觀摩阿舅用兵,如何?”
董承正中下懷,連連點頭。
他也看出來了,天子雖然年輕,卻比自己聰明多了,很多事自己還沒反應過來,天子卻一聽就懂。有他在營中指揮,自己能省不少心。
“陛下,臣求之不得。”董承說道:“陛下在此,不能沒有人服侍,不如就讓阿宛侍候陛下起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