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1/3 頁)
宋天虎畢業回到農村,在家庭農場工作,宋梓清問宋天虎:“虎子,家庭農場交稅嗎?”
宋天虎說:“爸,家庭農場一般不需要交稅,但家庭農場所從事的餐飲服務取得的收入以及為其他單位綠化維護等工程取得的收入、家庭農場的房產及花卉盆景等對外出租取得的營業收入需要依法交稅。
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卹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他對父母說要把家庭農場註冊成為希望種植公司。”
“爸,我想把咱們的家庭農場註冊成為農業公司。”宋天虎說。
“家庭農場變為種植公司有什麼好處?”宋梓清問宋天虎。
宋天虎說:“升級為農業公司的好處一是升級為公司,規模大,囊括的農產品更加豐富;二是可以招聘更多技術型人才為公司做指導;三是面相群眾更具有影響力;四是科技產品機械增多,更有競爭力。”
“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公司啥區別?申請補貼各有哪些優勢?”宋梓清又問宋天虎。
宋天虎說:“當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很多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在農業領域成就一番事業。
不管你是申請什麼專案的補貼,國家都有規定,申報專案須有企業法人,且經營一年以上,具有一定的規模,能夠帶動當地農業經濟的增長,且企業法人需無不良記錄才可以申請補貼,補貼方式分為財政補助專案和貸款補息專案。
根據你所做的專案和經營模式,可以分為農業公司、合作社、農場,國家對這三項的補助力度也有不同。對於想投身農業領域的農民朋友來說,成立相關的農業經營主體尤為重要,很多人對是註冊公司還是成立合作社或者家庭農場舉棋不定,很疑惑農場、合作社、農業公司到底有啥區別?
家庭農場是以農業生產,比如種植或者養殖為主要業務的經營主體,後期產業鏈向農產品加工和研發等方向延伸時,有一定的侷限性。目前,國內很多家庭農場都向休閒、觀光、旅遊等服務產業延伸,利潤有所增長,發展勢頭也很迅猛。
家庭農場的概念是2013年在中央一號檔案中出現。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各類家庭農場87.7萬家,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3000多戶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情況的監測,家庭農場的年均純收入達到25萬元左右,勞均純收入近8萬元,高於普通農戶收入。
註冊流程上,創辦家庭農場要求本人是農村戶口,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土地經營規模50至200之間,農業的純收入佔家庭農場總收入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