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你也寫個字給我見識見識?(第1/3 頁)
其他人都快對著廖月翻白眼了,成心來這裡找茬是吧。以前這個廖月也不這樣啊,今天這是怎麼了,這麼難說話。
廖月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了,她平時都是樹立通情達理的形象,只是她一看到這個叫小趙的女人就忍不住想為難她,不想她好過。
這個女人好過了,她自己就氣不順。
趙靜也快被惹煩了,覺得自己要一次性解決性這個女人,環視一週,看到其中一張書桌上疊放著數張大紅紙和毛筆,硯臺。
她指著桌上像是練字的草紙道:“我可以在這紙上寫幾個毛筆字嗎?”
“當然可以。這本來也是用來練字的。”
趙靜走過去,拿起放在筆架上的毛筆,沾了沾硯臺上的墨,在紙上洋洋灑灑的寫了“掃盲運動”四個大字。
她因為喜歡書法,上班後可是專門花錢上了幾年書法興趣班的。她以前下班解壓方式之一就是練毛筆。
“呀,這字寫的真好,可以拿去貼字報了。”
“以前都要去求縣政府資料科的白科長幫我們寫,他一出差我們就沒辦法。”
“是啊,有了小趙,我們也不用在這哼哧哼哧瞎練了。”
婦聯的幾個同志高興道。
有人又問廖月:“廖同志,不知道小趙這字有沒有你寫的好?有沒有過你的關呢?”
“是啊,要不廖同志你也寫一個給我見識見識。”
廖月滿臉通紅,她當初讀書都是家裡擠出來的錢,哪裡還有多餘的錢來買筆墨紙硯練毛筆字,所以她根本不會寫毛筆字。
韓主任見了,自然明白,打圓場道:“好了,之後一段時間大家都是掃盲小組的同志,希望我們放下分歧,團結合作......”
她又說了幾句話,便組織大家開了一個會議。
大致就是他們掃盲運動要分成四個小組,覆蓋安縣的八個區群眾。
一個小組負責兩個區。其中城南區有龐大的居民群,群眾基數最大,也就是趙靜現在住的那片區域,大家都不想被分到那個區。
人數越多,意味著越難開展。
“小趙不像我們天天在單位上班,她和這些居民相處經驗最多,我看她負責這一塊很合適。”廖月笑道。
大家都知道廖月是故意針對小趙,但她說的話卻挺有道理的。
趙靜倒是覺得在哪都一樣,而且她自己住這一塊,通勤更便利,便主動道:“我沒問題。”
韓主任見趙靜工作態度這般好,越發覺得趙靜識大體,自己果然沒幫錯人。這個廖月自己反倒是看走了眼。
最後,韓主任讓趙靜和一個年紀稍大的婦聯同志搭檔,負責城南區和青石區兩個區。
這個同志姓潘,三十左右的年紀,念過幾年私塾,因為丈夫調到安縣縣委工作,便一起跟著調到了安縣婦聯。聽到自己和趙靜一組後,便和善的對她笑。
韓主任又說了掃盲的目標,工作時間,注意事項各項內容,又發了手冊,紙張,鉛筆等學習物資給各組負責人。讓各自保管好。
趙靜這一組自然是婦聯的潘姐做負責人。
會議開了大概一個多小時。
“明天給你們一天準備時間。後天就正式開始。有什麼事隨時來找我。好了,今天的會議到這裡就結束。”
眾人紛紛散去,韓主任留下趙靜,她拉開抽屜,拿出一張工作證明字樣的紙張出來,遞給趙靜填寫:“你填好後就拿著工作證明去學校給娃兒辦理入學,娃兒讀書的事耽誤不得。”
趙靜接過,感激道謝。
又和潘姐約好明天早上來婦聯辦公室商量工作的事情,便拿著蓋了章的證明檔案帶著素素往學校走去。
一出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