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首爾的銀行居然可以存款(第2/3 頁)
了尋找供應商,拜訪完客戶,離開客戶公司辦公大樓之後,在附近的新韓銀行裡留了三百萬韓幣的存款,摺合成人民幣一萬八千左右。匯率大概是一萬韓幣可以換人民幣60左右。跟銀行說好存五年期,五年後,自動續存。九年後,他到首爾的第一站,就是想看看,那家銀行還在不在。他只記得,那家銀行,就在客戶公司附近。好在客戶公司所擁有的辦公大樓,還在那裡,他順便問了一下,這附近最大的銀行是哪裡,路人說,是新韓(sh han)銀行,就在這棟大樓的二樓。他已經忘了,自己是存在哪家銀行的,打算附近一家一家銀行問。就直接到了二樓的新韓銀行。
他記得以前這棟客戶的辦公大樓裡,是沒有銀行的,所以只能委託銀行職員幫他查一下。銀行職員一開始說,找不到那筆存款,後來他遞交了老的護照,請他用老的護照號碼再查以下,職員仔細查了一下,終於查到了,這樣,他就不需要一家家銀行找了。利息韓幣,摺合成人民幣300多。看來存錢真的沒啥意思。但是可以幫你保管錢財,萬一身上的錢全部被偷光,至少,還可以有銀行裡的錢作為保障。
,!
銀行職員說,那筆存款已經過期,要和總部核實一下這筆存款的真實性,而且要重新開設一個賬號,把錢轉到新賬號裡面。然後給了他一本存摺,他說當天不能提取,最快是第二天,才可以提取。那時候,吳達城才知道,在國外存錢真的比較麻煩。不過,比新加坡馬來西亞好的一點是,外國人至少可以存錢,通常情況下,外國人是不可以存款的。銀行職員,讓他在全部是韓語的顯示屏上簽字,他一個韓文字都不認識。因為幫他辦一張新的存摺,要設定4位數的密碼,他就用了孩子的生日做密碼。第一次聽說銀行的密碼是四位數。吳達城看著要讓他簽字的顯示螢幕,感覺自己就是個文盲。好在銀行職員,英語和中文都會說一點,所以交流的問題不是很大。他提示吳達城在哪裡簽字。阿拉伯數字他還是懂的。銀行裡,還提供免費速溶的咖啡,可以自己泡著喝。這時候,吳達城才明白過來,首爾的銀行是可以讓外國人存款的,因為好多國家,是不允許外國人存款的,除非有工作簽證或綠卡類長期居住證件。
到首爾的第二站,自然是和九年前的客戶見一面。之前郵件裡也已經預約好,可以見一面,聊聊合作的事情,以及細節。
銀行辦完事情以後,吳達城順便和九年前見過的客戶打了個電話,說他就在他辦公的同一棟大樓等他。因為之前寫郵件一直沒有回,吳達城讓韓國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人,也代為預約了一下,但也沒有確認是否可以見面,電話接通以後,他說可以安排幾分鐘見一面,見面之後,才知道他已經不需要直接面對客戶,他們集團公司已在上海設立分公司,其實吳達城只需要和他們上海分公司的人見面洽談就行。但上海分公司的人,也沒有說清楚這一點,因為他們不怎麼開發新的客戶,更不怎麼需要開拓新的供應商,所以,有點愛理不理。
九年前見過的客戶,九年後再去見他,也許是彼此都老了一些的緣故,也許,是一直沒有合作的原因,他說已經不記得曾經見過吳達城了。吳達城拿出了以前他給自己的名片,韓國公司的樸先生才似乎想起了一些。因為他以前給吳達城的名片,還留有中國名字。他記得九年前,樸先生還是個年輕很帥的小夥子,如今已經是一個七歲孩子的爸爸。如今看上去已然是個大叔。他說,他們和中國大公司籤的合約,一簽就是五年或者更長時間,很多都是長期合約。他們都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潛臺詞是,吳達城這種小公司可能還是缺乏和他們合作的機會。雖然他所在的公司也不小,但因為不是上市公司,只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所以一般人不知道他公司的規模和底細。
離開上次去韓國,一轉眼就是九年的時間,九年裡首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