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免面試續簽美國簽證 > 第四章 東南篇2:從鄒韜奮到錢鍾書

第四章 東南篇2:從鄒韜奮到錢鍾書(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長安浩劫之十日危情賽羅:藍色披風的少年成吉思汗的秘密穿越梁山成霸業秦始皇蕩平六國綜影視之有蓮華燦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開局地主夢,朝堂強拽成幕後主宰星鐵:我在星際推廣精靈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和自己談個戀愛怎麼了!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

不豪華。

第十六站:復興中路573號—錢鍾書\/楊絳舊居

從鄒韜奮紀念館旁邊的路口向西,沿復興中路穿過重慶南路,再穿過思南路,然後沒幾步路就到了錢鍾書舊居。在路的南邊。凡提到這個故址的文字裡,都說這裡是錢鍾書舊居。但實際上錢鍾書有個好太太。他的夫人楊絳厚積後發,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並不低於老公。因此我稱這裡為錢鍾書\/楊絳舊居。1941年至1949年,錢鍾書和夫人楊絳主要住在這個寓所。

錢楊舊居一洗旁邊思南路的鉛華,實在是樸實得很,甚至相當的民俗生活化。在復興中路上,573號沿街的底層現在是一家水果店(就是右邊寫著“果業”的這家的位置)。走進弄堂找到這個門牌,感覺也非常的平民,只比淡水路沈從文丁玲他們的住處檔次略高一些,當屬新式里弄房子範疇。同樣沒有掛任何紀念牌。

民國時期,錢鍾書在上海過了幾段日子:1933年到1935年,他在上海光華大學(如今的華東師範大學)任教。然後赴英國和法國,回中國後赴清華大學任教,又赴湘西生活了兩年。1941年回到上海,1949年再次赴北京。1998年在北京逝世。

錢鍾書的身份是學者和文學家。在文學方面,他出版過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中篇小說《貓》、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詩集《槐聚詩存》。與其它文學家比,他的文學作品應該說很少。但是,長篇小說《圍城》奠定了他的文學巨匠的身份。。

而《圍城》就是在這個住處寫出來的,於1947年出版。當時,《圍城》就引起了不小的震撼。80年代,這部小說再度被啟用,一時譽滿天下,很快就被視為中國近現代文學的一座高峰。

楊絳和錢鍾書很長時間裡晃悠在北京和上海之間。錢鍾書生於無錫,民國時在上海度過了不少日子,包括寫《圍城》。楊絳祖籍也是無錫,但她生於北京,未滿百日就隨父母到了上海,4歲時再赴北京。這對知性男女於1932年在清華大學相識,一見鍾情,定了終身。1935年成婚。40年代的一大半,他們是共同在上海度過的,應該基本上在復興中路這個居所。

楊絳是個女才子,翻譯家,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認為是最佳中文譯本。她更是一位罕見的高齡後發力作家。以前覺得列夫.托爾斯泰80多歲時還能寫出《復活》太了不起了。但楊絳更不得了。她也喜歡寫作。可她躋身中國作家前列,則是在2003年,在她的散文隨筆《我們仨》出版之後。她那時已是93歲高齡。《我們仨》風靡海內外,發行量超百萬,獲得圈內外高度評價,圈粉無數。

有些遺憾的是,錢鍾書生前雖然知道夫人是才女,卻還不知道她也會是一名大作家。

不知是否是幻覺,我總覺得錢楊夫婦的文學作品與卡夫卡有不解之緣,或深受卡氏的影響。錢鍾書《圍城》的開篇名句“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總讓我想起卡夫卡《城堡》裡的主人公怎麼走也走不進城堡的事蹟。而楊絳《我們仨》開篇那幽靈晃盪般的筆觸更讓我想起卡夫卡的風格,那感覺介乎於卡夫卡和蒲松齡之間。

第十七站:南昌路136弄11號—徐志摩舊居

回到思南路,往北走,再向東拐進靠近淮海路的南昌路,不遠處就是傳說中的徐志摩舊居所在地:南昌路136弄。

這個弄堂很大很不好找。當高德地圖告訴我已經到達目的地時,我正位於一條支弄的底部,前面是一堵牆,路似乎已到盡頭。正好此時一名中年女子走出門來,我便向她打聽徐志摩。她笑笑說:前面拐彎。前面還有路?我半信半疑地向那牆走去。果然柳暗花明,可以拐彎。拐彎後進入的是那堵高牆和這棟房子的山牆之間的一個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身為宇智波,暴揍火影很合理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