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汅汅影片線上免費觀看 > 第189章

第189章(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長安浩劫之十日危情賽羅:藍色披風的少年成吉思汗的秘密穿越梁山成霸業秦始皇蕩平六國綜影視之有蓮華燦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開局地主夢,朝堂強拽成幕後主宰星鐵:我在星際推廣精靈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和自己談個戀愛怎麼了!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

者對舊體詩歌也經常嗤之以鼻。

不時在網上看到一些顯然是舊體詩愛好者這樣的評論:大多數現代詩歌讀來索然無味。

最經典的是在網上看到的這麼一個用“推敲”來刻畫新舊詩歌的評論,乾脆大段地錄在這裡:古詩詞講究“推敲”,現代詩只需要“敲”。“推敲”一詞的來源,我們很熟悉。唐代苦吟派詩人賈島騎驢時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是“推”好還是“敲”好,他一路做著手勢,正難以定奪。恰好遇到韓愈,他建議用“敲”。“推敲”一詞就此而來。可見古人創作詩歌時在一字一句上斟酌得認真,惟有不斷推敲,才有一流的詩作。而現代詩創作的技巧就是“敲”。習慣了電腦寫作的現代人,只要善於分行,猛敲回車鍵,一篇篇長短句就新鮮出爐了。這就是現代詩作者如此之多,產量如此之豐厚,而質量卻長期低下的原因。雖有一些奪人眼球、激發口水的當下名作,卻難保長遠流傳。

現代詩的作者們的看法也很有意思。張文武在《現代詩歌的現代性》一文裡引述了幾位著名詩人的觀點。

詩人穆旦說:“傳統的寫法是具體地寫出景物時事,卻抽象地抒寫詩意”,而今詩人的重點則在“具體清晰地寫出繁複的詩意”。他要求詩歌“排除傳統的陳詞濫調和模糊不清的浪漫詩意,給詩以嚴肅而清晰的形象感覺”。

詩人廢名認為傳統詩歌有著詩的形式,散文的內容,而新詩恰恰相反,有著散文的形式,但意在寫出詩的內容。

詩人陳敬容認為,現代主義詩歌是對傳統的詩歌,尤其是現實主義詩歌的“深化”。她說:“我想我們不能只給生活畫臉譜,我們還得要畫它的背面和側面,而尤其是:內面。所以,現實二字,在我看來是有引伸意義的。”

兩派的相輕是明顯的。但都不無道理。說現代詩歌大多數索然無味,並沒有說錯。畢竟有那麼多人寫,寫得好的總是少數。只是,許多許多現代詩歌是有味的,味濃的。說現代只剩下“敲”,即敲鍵盤,如果說的是近年來出現的許多無聊的所謂詩,那也沒錯。但一棍子打死現代詩,則也是無知兼無聊的。

現代詩作者和評論家們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我比較同意“深化”之說。同時要加上“擴充套件化”這麼個概念。

應該肯定的是,從文言詩到白話詩,本身是一個時代的必然,也是時代的進步。我認為許多現代詩實際上是超越了前人的。就象現代的美術、音樂和其它文藝領域一樣,有很多超越,深化和擴充套件。時代不斷進步是必須的。超越本來就是藝術創作的必須。沒有超越,沒有新的東西,那就不成其為創作了。誰還要讀呢?但超越不等於要拋棄過去。一千年前,誰能畫出這樣的畫,唱出這樣的歌呢?但那時的畫和歌是現在的源和流,是中華文化軀體的本身,不僅珍貴,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何言拋棄?其中的精品,許多本身也是不可超越的,比如屈原,比如李杜。所謂超越,超越的不是屈原李杜,而是舊體詩的時代。以舊體詩為代表的中國詩歌本來走到了窮途末路,現代詩歌換了一個方向下手,一下子把中國詩歌救活了。

現代詩相對於舊體詩的延續關係,可用一個哲學概念來描述,即“揚棄”。現代詩的名家們對古典文學一般都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些詩人。繼承祖宗之風是生在他們骨子裡的,構成了他們的骨骼。在繼承的基礎上才有深化和擴充套件。或者說長出新的小鮮肉來。

因此,現代詩歌和舊體或古典詩歌,不存在孰優孰劣之說。是精品就會發光,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超級精品就會代代相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身為宇智波,暴揍火影很合理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