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部隊防區規劃(第1/2 頁)
處理完新一團的事後,就是各個縱隊軍事主官班子的確認了。
最後,經過眾人商議,一份完整的編制便出爐了。
396旅,旅長洪朝,副旅長於永壽,政委程翠林,副政委王有發,參謀長鄧章,副參謀長魏敕,轄781,782,783三個團;
393旅,旅長陳子烽,副旅長丁先華,政委徐策,副政委於博林,參謀長胡震,副參謀長李堂樾,轄757,758,759三個團;
395旅,旅長曹德傾,副旅長陳金泉,政委王德安,副政委餘則宏,參謀長李俊,副參謀長張浮生,轄760,761,762三個團;
一縱,司令員孫餘青,政委謝衛軍,參謀長白之文,轄80,120,121三個團;
二縱,司令員鄭侖,政委吳煥賢,參謀長王一名,轄81,122,123三個團;
三縱,司令員夏文凱,政委陳海嵩,參謀長王並南,轄82,124,125三個團;
四縱,司令員尋柏,政委謝文星,參謀長杜仲美,轄83,126,127三個團;
五縱,司令員劉贛程,政委吳青佩,參謀長黃子嶸,轄84,128,129三個團;
六縱,司令員陳授昌,政委張子青,參謀長王光蹈,轄85,88,130三個團;
七縱,司令員羅輝,政委林龍發,參謀長陳宏,轄86,87,89三個團;
冀中獨立支隊,支隊長李雲龍,政委鍾志成,參謀長王大華。
總計34個團,近7萬人。
然後眾人便開始商量接下來的發展問題。
此前,曾繼文等人收復晉東南之後,整個根據地的面積開始急劇擴大,而且這次將地方團全部整編成主力團後,除了原先四 個直屬團和10個主力團之外,這次新整編的部隊,雖然槍支不缺,但是輕重武器和火炮的缺口非常大。
而且現在華北日軍在晉東南周邊開始封鎖,武器的缺口除了兵工廠可以供給一部分之外,其他還需要想辦法補充。
並且現在部隊的體量猛增,近七萬人的部隊,純粹靠晉東南這塊根本供養不起來這麼大的消耗。
所以幾人商量之後,決定,396旅在昔陽和順遼縣一帶駐紮,393旅在榆社,武鄉沁縣一帶,395旅在負責黎城平順襄恆一帶。
一縱沿著沁源安澤長治一帶,準備時刻威脅臨汾,至於南邊的沁水,陽城,晉城等地,則是老陳在駐防。
二縱則東出出豫北,以林州為基點,向安陽鶴壁一帶發展,三縱則是在冀南的武安,邯鄲一帶發展,四縱則在邢臺一帶繼續向東,向廣宗,邱縣曲周等地發展。
五縱則是在原來內丘臨城等基礎上,繼續向東邊的鉅鹿、新河一帶發展。六縱則是在以贊皇高邑為基礎,向寧晉趙縣一帶。
七縱則接手新一團原來的防區,在石家莊井陘一帶。至於冀中獨立支隊,則徹底向辛集一帶轉移,向北邊的深州,安平,深澤等地,切斷石家莊和周圍的交通聯絡。
確定好這些事情之後,便將確定好的名單發和部隊編制連同駐地發給了位於沁源中峪的總指揮部。
隨著編制的確定,389師幾個副職的便開始去下面的部隊開始負責整編,同時曾繼文周宭和王擢三人則留在師裡處理各種事務。
沁源中峪一帶,總指揮部。
此次總指揮等人正在商討下面各部隊的發展問題,得益於此次日軍掃蕩損失慘重,晉地的日軍開始收縮兵力。
無論是晉西北一帶,還是五臺冀中一帶,均有了很大的發展。
現在晉城一帶也在386旅的控制範圍之內。
同時,自從去年底,成立晉察冀軍區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