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泰昌大廈商業分佈 > 第九章 乾清門朝會

第九章 乾清門朝會(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被挖根骨後小可憐成了掌門心尖寵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四合院之我的媳婦有點多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一統大宋仙秦:從沙丘宮變開始紅樓裡拿個童年動漫系統是什麼鬼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胖女穿越還情債農夫相公是皇孫我用AI穿越歷史之從洪荒到現代大盛風華:退婚後我成權相你哭啥重生三國之中興大漢綜漫:瑞露穿越大明朱雄英斬神,我把你當閨蜜你要我當妻子絕區零:聽不懂!我幻想鄉的!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寶可夢:開局腹黑小貓

八月二十二日,曠工十一天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再次召集早朝。

雖然午門在卯時(凌晨5點)開啟,但參加早朝的官員必須在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在寅時(凌晨3點)抵達午門候朝。

午門開啟後,百官按照官品高低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從候朝到散朝,官員必須時刻注意儀容,別說咳嗽、吐痰,就連沒吃早飯腳步虛浮,都會被糾儀官記錄下來,等候參劾。

由於神宗多年不上朝,官員們習以為常,泰昌即位後,文武百官驟然上朝竟不知所措。

當時,還是“泰昌皇帝”的朱常洛對此極為不滿,當即傳諭內閣要求立即整頓:“朕今早御門,見各官隨從多執灑金大扇朝儀嚴肅,豈容褻慢!傳示大小九卿科道等官,以後凡遇臨朝,俱要十分謹慎。如仍肆行違禁者,糾儀官指名參來重處!”

所以當八月十一日朱常洛被抬到皇極門躺著聽政時(清順治二年皇極門改名為太和門,這一叫法延續至今),禮科給事中史孟麟對他的諫言也算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

“皇極門不是到了嗎,怎麼還在走啊?”內閣首輔方從哲詢問帶路的太監。

“方閣老,是這樣。皇爺吩咐,從今天開始,上朝就不再皇極門而在乾清門了。”太監回答道。

“乾清宮,那是寢宮啊?這成何體統。”太監並沒有壓低聲音,所以隔得很遠的御史左光斗也聽見了。

“哼!”太監陰陽怪氣地說道:“只是讓你去乾清門,又沒讓你進乾清宮,聒噪什麼。就你個芝麻綠豆大的官,想進皇爺還不一定讓你進去呢。”

“哈哈哈哈!”不知道哪個人起了頭。大半數官員突然笑了起來。

從這一笑一默間能很清楚地看出兩派的勢力對比。東林黨單黨人數最多並以言官為主,但齊、楚、浙及其他小黨加起來的人數卻多於東林黨。

“肅靜,成何體統!”再怎麼說方從哲也是百官之首,就算再看不慣東林黨,也不能讓內臣看了外臣的笑話。

半刻鐘後,百官趨進乾清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方從哲領頭,對皇帝行五拜三叩大禮。

“眾卿平身。”

“謝萬歲!”

這一幕看得朱常洛五味雜陳。

“太子”朱常洛在父皇的重壓下熬了三十多年,只一夜風流就將這來不易的無上寶座讓給了另一個人希望他不是死了,而是代替了我,雖然研究員的工作也不輕鬆,但少了亡國之危的千鈞重擔,多了會真正愛他的父母雙親也是極好的

官員行禮完畢後,鴻臚寺卿唱:“奏事”。

實際上,每次上朝,奏什麼事、奏哪幾件事、哪些衙門的官員需要進殿奏事或是陛辭,都是提前定好的。像楊漣那種擅自跳出來,一口氣把戶部、工部、兵部、先皇內帑、皇帝內帑拖在一起批判的行為是有很大風險的。

如果換個脾氣稍微差點的皇帝,再遇上哪個人參他一本,就算不進去也得丟官。不過話說回來,對明代的言官來說,丟官入獄不見得是壞事。

當某位官員奏完一件事,皇帝當場就會有簡單的批覆。這是因為上奏的事情早就提前挑選好了,內閣票擬和司禮監批紅的流程也走完了。皇帝只是重複一遍他的意見。除個別還有爭議的問題外,這個意見通常是“照準”。

如果奏疏及皇帝的決定涉及某個具體的辦事衙門,那相應的衙門主管就會回答,“某某衙門知道”或是“某某衙門領命”。

比如八月十一日,吏部尚書的周嘉謨遞上來的人事任免名單,其實已經得到了“泰昌皇帝”的同意。如果前晚他沒有“連幸數人”,而是精神矍鑠地來上朝,走完最後一道過場式的程式。那麼齊、楚、浙三

目錄
光緒之路:系統掌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