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西涼錦馬超(第1/4 頁)
天,微微亮。
一抹夕陽冉冉升起。
汝南大戰一夜,范蠡失地丟城,只得往潁川而去。
黃巾軍壯大實力後,一路窮追不捨。
“越王勾踐倒行逆施,挾持天子。今吾天公將軍張角,奉十八路諸侯盟主之命勤王保駕。”
“爾范蠡何故助紂為虐?”
張角一邊追趕,一邊叫罵。
歷經一夜的廝殺,百越軍隊已經是精疲力盡。
面對黃巾與六國鐵騎圍攻,范蠡是絲毫不敢戀戰。
正所謂,冤家路窄,狹路相逢。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范蠡率軍在亂軍中突圍,正撞上北涼王徐驍殺來。
范蠡無奈的揮刀相迎,惡戰一觸即發。
“生擒范蠡封萬戶侯,斬殺范蠡封千戶侯。”
徐驍一聲令下,北涼鐵騎所向披靡。
北涼鐵騎之後,吳起率領九路諸侯趕來。
吳起留下吳侯孫堅,十萬吳軍鎮守汝南。
九路諸侯與張角等六國諸侯首尾呼應。
七十萬之眾形成殲滅之勢,一把將文種與范蠡等百越肱骨之臣困在核心。
“敵軍有備而來,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啊!”
“是本相連累了大將軍以及三軍將士!”
“老夫有何顏面苟活於世?”
文種悲聲長嘆,一把拔出腰間長劍。
范蠡一把奪過文種手中的長劍。
“勝敗乃兵家常事,相國切不可輕生!”
“吾等一起殺出重圍,厲兵秣馬之後捲土重來!”
范蠡的笑意總是那麼的自信,因為他們的人生當中,度過了比此時還要難還要絕望困境。
文種聽從了范蠡的勸阻。
范蠡約定與文種分兩路殺出重圍。
在炮火連天的亂軍中,七國鐵騎肆意踐踏。
眼見越軍人馬相繼赴死,成百上千計程車兵成為盟軍刀下亡魂。
就在十八路諸侯趕盡殺絕之際。
一陣廝殺聲從後方傳來。
“大將軍、相國休慌!”
“潁川上將華雄來也!”
鐵騎廝殺聲震天,洪亮的響徹山川。
齊軍莫名的被殺得潰散,魏軍也是一陣大亂。
潁川湧出二十萬羌兵前來援救,范蠡與文種欣喜若狂。如同久旱逢甘霖,絕境逢生。
華雄出身涼地羌族,身高九尺有餘,虎背熊腰,燕頷赤須,提一口眉尖大刀,重七十八斤。
六國諸侯看到後方火起,自然是率軍平息戰亂。
華雄身披連環鎖子甲,持刀綽馬殺奔六國聯軍。
二十萬羌兵如狼似虎,勇猛無敵。
羌兵作為是胡人種族中,戰鬥力極其強悍的民族。
作戰經驗僅次於匈奴人,甚至完全碾壓漢人的體格。
即便是魏武卒和秦銳士跟羌人正面作戰,十萬對十萬也很難佔到便宜。
兩軍對壘過後,開始了陣前單挑。
“小小華雄,休得猖狂,待吾宋義取爾狗頭!”
楚軍陣中殺氣凌厲,楚國上將宋義挺槍而出。
因為楚國地偏荊南,一直被六國視作南蠻。
即便是王權旁落的傀儡天子,也不曾親口承認楚國為一方諸侯。
隨著楚國實力壯大,大周八百諸侯中疆土最為廣闊的便是楚國。當年楚莊王問鼎中原,才有了今天楚懷王的雄據一方。
南蠻子這個稱號,一直都是楚國無法抹去的汙點。
宋義作為楚國四大家族之外第一人,懷王身邊極其中意的上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