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識江湖(第3/4 頁)
概念由此而創,江湖人說到煉途,一般就是指武藝的造詣境界。
煉途又分為千奇百怪,一般來說,只要達到程度,每個人自己進入的煉途都不太一樣,這方面的煉途會被叫‘獨有煉途’。
任誰都能進入的煉途其實不如說是總結出來評判他人武功境界的依據,這個有四種,叫做四大共途。四大共途又都被歸納分為初境、高境、極境三層境界。
煉覺途,是用來評判人的戰鬥直覺:
初境叫做‘無微不至’或者‘微塵境’,再細微的變化只要耳目能及,都可以記憶考量用以作戰;
高境叫‘有兆閒置’或者‘先讀’境,結合一切自己瞭解的情報直覺會預判短暫將要發生的變化;
最高一層的極境叫做‘無兆不通’,有什麼樣的威能我不知道。
陳至小子身無武功,也不能跟上我們的過招。昨天能夠把握擲出貨郎鼓的時機,很可能就是有突破煉覺一途的資質。”
凌絕一眼掃去,陳至看不到眼睛估計在認真聽講,秦雋應該是有興趣,也還沒有插話。
“煉體途,用來評判人的功體強度:
所謂功體強度,就是修煉武功後身體漸漸習慣運用武功而成的肉身特性。
初境是‘超脫血身’或者叫‘血身境’,可以控制自己的血氣呼吸在身體裡的運作急緩,也有人會有汗血的表現;
高境是叫‘出離凡物’或者叫‘非凡境’,屠世先生晁顥可能就是這層境界的煉體者,至少會有用不完的體力和無窮的勁道;
極境是叫‘形成聖體’或者叫‘入聖境’,不好意思沒見識過。”
“煉技途,用來評判人的技巧:
初境是叫‘身從意發’或者‘自在境’,不要看聽著理所當然,只有達到過才能體會如意運用的自在感覺;
高境是叫‘意身不二’或者‘合一境’,我是被歸為這層境界,具體運用感覺我也形容不好;
極境是叫‘身先意從’或者‘無隙境’,我只突破到上一層就停滯了,仍然算是天下有數的劍者了,這層什麼樣的威能只好等我突破到這層體會到才好跟你們講。”
“煉心途,用來評判人的心神特性:
因為很多武者都會慢慢歷戰,心性是最容易變化的一關。
初境叫做‘不滯於物’或者‘出物境’,他們武功的表現有時候就沒法用事物的道理去理解;
高境叫做‘不拘於形’或者‘離形境’,煉心一途易入難精,古往今
來也沒幾個到達這一層,我也沒見過;
極境叫做‘不束於心’或者‘真念境’,好像是由古往今來的煉心者空造了個概念,還沒人達到過。”
陳至慢慢咀嚼消化這些概念。
秦雋則是繼續追問:“那依你看我是哪一途的?殺途又是什麼?”
“你是什麼途我不知道,四大共途都是看到表現才能知道在哪個領域達到了什麼境界。
殺途是很多人都進入的獨有煉途,比如一堆愛好殺人的殺人狂本性相近,他們就很容易都是會突破到殺途。參考屠世先生的例子,很可能是殺人越會講究的人越更容易把自己的獨有煉途突破到殺途的境界裡去。
獨有煉途旁人很難評判的,因為都是人自己知道自己的人生、個性、環境是怎麼樣。
聽說殺途也是三層境界,沿用了四大共途初中高的劃分法:初境‘殺氣騰騰’,中境‘旁若無人’極境被叫做什麼‘現世閻王’。表現得問煉殺者才知道。
一般評判別人都是會先看四大共途上的表現,別人表現出來最高層次的境界是在四大共途哪一途就會被叫做‘煉什麼者’這樣遇上黑衣蒙面的對手讓人家跑了回頭說起來別人也能明白你遇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