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吳王濞列傳翻譯(第1/6 頁)
吳王劉濞,是漢高祖哥哥劉仲的兒子。高祖平定天下七年後,封劉仲為代王。後來,匈奴攻打代國,劉仲不能堅守,丟棄封國逃跑,抄小路跑到洛陽,向天子自首。天子因為是骨肉兄弟的緣故,不忍依法制裁,只是廢黜王號貶他做合陽侯。高祖十一年(前196)秋,準南王英布反叛,向東兼併了荊地,挾持那個地方侯國的軍隊,向西渡過淮水,攻打楚國,高祖親自率軍誅討他。劉仲的兒子沛侯劉濞這年二十歲,強壯有力,以騎將的身分跟隨高祖打敗英布的軍隊在蘄縣西邊的會甀,英布逃走。荊王劉賈被英布殺死,沒有後嗣。皇帝擔心吳地、會稽地的人輕浮好鬥,沒有勇壯的王來鎮懾他們,自己的兒子們年齡小,就封立劉濞在沛地做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個縣。已經拜官受印,高祖讓劉濞前來,要為劉濞相面,看後說:“你的容貌有反叛之相。”同時內心後悔起來,但已經任命了,就輕拍他的後背,告誡他說:“漢興立以後五十年間東南方向將有叛亂髮生,難道是你嗎?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萬不要造反!”劉濞叩著頭說:“不敢。”
到孝惠帝、高後時期,天下剛剛安定,一些郡國的諸侯們各自努力安撫自己的百姓。吳國擁有豫章郡的銅礦山,劉濞就招募天下亡命之徒私下鑄錢,煮海水製鹽,因為這個緣故國家不徵賦稅,而國家費用很富足。
到了孝文帝時,吳王太子入京朝見,得以陪伴皇太子飲酒下棋。吳太子的老師都是楚地人,輕浮強悍,又平素驕縱,與皇太子下棋時,為下棋發生爭執,態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盤擲擊吳太子,打死了他,事後把他的遺體送回吳國埋葬。到了吳國,吳王怨怒地說:“天下同姓一家,死在長安就應該葬在長安,何必送來吳國下葬呢!”又送遺體到長安下葬。吳王自此逐漸違忤藩臣所應遵守的禮節,稱病不肯入朝。京城的人知道他因兒子死了的緣故才稱病不肯入朝的,經查問確實沒有病,此後吳王的使臣一來,就拘禁詰問而治罪。吳王害怕了,更積極地策劃謀反行動。後來吳王派人進京行秋請的禮節,皇帝又詰問這個使者,使者對皇帝說:“吳王確實沒有病,朝廷拘禁懲治好幾個使者,因此就稱病不來了。而且有這樣的話‘看到深潭中的魚,這是不吉利的’。現今吳王開始假稱生病,等到被朝廷察覺,遭嚴厲地詰問,就越想隱瞞自己的行為,害怕皇上誅殺他,稱病的計謀出於無可奈何。希望皇帝摒棄前嫌給吳王重新開始的機會。”於是天子就赦免吳國的使者讓他們回去,並賜給吳王幾、杖,認為他老了,可以不入京朝見。吳王得以解除他的罪過,謀反的事情也就放鬆了。然而他所在的封國因為有銅鹽的收益,百姓沒有賦稅。士兵服役發給代役金,而且給價公平。每年在一定時候去慰問有才能的人,給平民賞賜。其他郡國法吏要追捕的逃犯,吳王就收容他們而不交出。這樣做了四十多年,吳王就能支使利用他的百姓了。
晁錯做太子家令,得到太子的寵幸,多次慫恿太子說吳王有罪應削減他的封地。也多次上書勸說文帝,文帝寬厚,不忍處罰他,因此吳王更加驕橫。等到景帝即位,晁錯做御史大夫,又勸皇帝說:“從前高祖剛剛平定天下時,兄弟少,兒子年幼,就廣泛分封同姓的人,所以他的庶子悼惠王封為齊王統轄七十多個縣,異母弟劉交做楚元王統轄四十多個縣,哥哥的兒子劉濞做吳王統轄五十多個縣:分封這三個人,就分去了天下的一半。現今吳王因以前有兒子被打死的嫌隙,假稱生病不肯入京朝見,依照古代法令該殺,文帝不忍心,就賞他座幾和柺杖。對他的恩德非常優厚,本當改過自新。卻更加驕橫過度,依據銅礦鑄造錢幣,煮海水製鹽,引誘天下亡命之徒,謀劃叛亂。現在削減他也是造反,不削減他也是造反。削減他,反得快,災禍小;不削減他,反得晚,災禍大。”景帝三年(前154)冬天,楚王來朝見,晁錯借這個機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