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想法(第1/3 頁)
二是以為科舉很容易,只要努力讀書就可以考取個功名,就以明清兩代一共差不多25萬舉人,中國千年科舉狀元也才600多個,就說舉人按人口比例和個人付出來說,比現在很多科級處級幹部還難得,科舉不是應試教育,而是普通人無法觸及的素質教育,精英教育,科舉最終選拔的是天資聰慧,有家族背景,各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經營,
所以林東明等四人能考上秀才已經是難上加難了,而這一切,靠的就是林東陽,各種機緣巧合下整合出來的人脈背景才能成功,可以說他們四人,如果分開的話,基本上也只有林逸風,還有可能考中秀才,其他三人屬於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李秀才當初說,為什麼穆東洋就算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也很難考中秀才的根本原因。在林家村歡快地享用完流水宴後,林東陽立刻帶著他們三人趕回了林家大院。這一次,林東陽備足了更多食材,因為他深知這是一場秀才級別的宴請,在東河鎮是個大事件,定會吸引更多人前來。
不出林東陽所料,這次賓客盈門,收到的禮物也更多了。縣令依舊如約而至,並在林家大院用完飯後才離開。飯桌上,眾人又是一番相互誇讚。此外,縣令還試探性地詢問了林東陽在府城的生意狀況,並探討是否能讓其他村子的人一起賣草編籃子。然而,林東陽只是稍作遲疑,並未多言。
次日,穆春林拿著一份地契來找林東陽,說府城裡有個小院價格實惠,問他是否願意購買。林東陽好奇地問穆三舅為何會有府城的人脈能買到小院。穆春林笑著說是縣令私下託他來問的。
林東陽聞言,不禁陷入沉思,回想起趙舉人曾提及的知縣之事。當初趙舉人給林東明等人送來府城考試資料時,林東陽曾讓林逸風帶他到趙舉人家拜訪。趙舉人瞭解林東陽的意圖,便向他透露了縣令的背景:孫縣令是京城人士,與太子有些親戚關係,但並非直系親屬,且家風清正。
這讓林東陽對與孫縣令的交往更加放心。林東陽想到這裡,便點了點頭,心想:有便宜不佔,豈不是白費了機會?這也多虧孫縣令人脈廣、面子大,才能為他找到這樣一個既便宜又位置優越的院落。
其實,餘老爺一直有意將府城裡的一處宅子贈予林東陽,但林東陽覺得不能總盯著一隻羊薅羊毛,薅得太狠了,羊就會跑掉。因此,他婉拒了餘老爺的好意。現在,縣令主動提出幫忙,林東陽自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決定薅一把“羊毛”。他準備好銀兩,吩咐兄弟道:“你到府城去,拿著契約辦理過戶手續,並把小院重新整理一遍,好讓東明他們四人到府城時,能有個舒適的住處。”
過了幾天,穆春林再次來找林東陽,說縣令大人有請。林東陽心中暗想:“終於來了。”上次縣令就曾提及,想讓其他村子也參與賣草編籃子的事,那時林東陽就已料到縣令還會再來找他。
這日縣令在後衙接待了他。等林東陽落座後,縣令便開口談及吳家村的事,當時,吳家村的事發現場一片混亂,因此無人深究背後的原因,只能迅速處理眼前之事。然而,在吳家村的人被關押在牢裡期間,縣令又派趙捕頭繼續追查此事,想要查清吳家村背後是否有他人指使。
不過,據趙捕頭回報,吳家村事件後期並無他人介入。只是吳家村的村長因讀過幾年書,見林東陽的罐頭生意紅火心生嫉妒,便想出此等奸計來想謀奪林東陽的罐頭生意,意圖讓劉家村讓出罐頭廠的一部分利潤,從而帶著吳家村人參與其中。當然,這其中更深層次的陰謀,大家心照不宣。
如果林東陽嚥下這口氣,日後林東明等人若真的有所出息,考上功名,那吳家村便手握這個把柄,就能欲索欲求。畢竟,讀書人的聲譽至關重要。一旦林三妮的這種事情被人知曉,並在大庭廣眾之下游街示眾,就會對林東明等人的名譽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