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拿到房契(第1/3 頁)
林福清越想越覺得這個事情好,自家不僅能掙到錢,工友們也能在這三個月裡多賺些錢。正如他之前所說的,農村人不怕吃苦,就怕沒活幹。現在有了這個機會,大家都能多一份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林福清決定回去後跟工友們商量一下,就算不全住,也不會少於20人。最起碼,林家村的17人和林東陽的大舅小舅是肯定會住的。他們一直以來都很支援林福清,也相信他的眼光和判斷。
看看天色,已經到了碼頭上工的時間。林福清跟林老爺子打了聲招呼,就先回去了。他想回碼頭上跟工頭請幾天假,再把這個訊息告訴工友們,讓他們也一起商量一下,考慮考慮,
林老爺子這邊這直接把帶來建房的工匠,找了過來重新商討了一下該工棚的計劃,說是工匠,其實也都是林家村的人,大家沾親帶故的。平時村裡人建房,都找的是他們,所以林老爺子把計劃跟他們一說,工匠們都很支援。他們覺得做工棚確實要比直接住在這裡合適。
尤其當林東陽提到想要從村裡收柴火或者野菜之類的時,工匠們更是高興不已。他們知道,這樣的話,他們平時也能有些額外的收入。雖然林東陽收的價格可能會比市場價低一些,但是如果自己單獨到城裡來賣,一是時間緊張,
二是到了這裡不一定能馬上賣掉。如果賣不掉,再帶回去,距離太遠,又有些不合適,扔掉又捨不得,實在是太讓人難受了。萬一再出點什麼意外,被人訛詐,那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工匠們都覺得林東陽的這個計劃很好,既考慮了大家的利益,又考慮了實際情況。大家都很贊同林東陽提出的計劃,林老爺子也立刻拍板決定,就按這個辦法來。工匠們覺得,蓋成工棚的話,會相對方便好蓋,
因為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工,而不需要考慮太多的耐久性和美觀之類的因素,能節省不少成本。特別是材料方面,只要回村收集到就可以了。蓋這個工棚主要就是用泥磚和一些檁條,這種東西村裡每家都準備了不少。
於是,林老爺子把林東陽找來,仔細詢問他對於工棚的具體需求和規劃。林東陽興致勃勃地描述著自己的設想:“我想要蓋兩間工棚,背靠背建在一起。每間工棚大約能容納15個人住宿,並且還要配備一個灶臺。總共需要建造四間這樣的工棚,這樣就能夠滿足60人的居住需求。此外,還需要建造茅廁、柴房和倉房等配套設施。”
林老爺子點點頭表示理解,接著,林東陽特別強調了茅廁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嚴格的建造要求:“爺爺,茅廁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用青磚石板來建造,不能馬虎。\"這是林東陽參考現代農村茅廁得出的結論,一定要保證衛生和耐用。
農村的茅廁那真是讓人深惡痛絕啊!又臭又髒,簡直無法忍受。現在終於有機會改善了,林東陽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寧可多花些錢。對於林東陽的建議,林老爺子和工匠們進行了商議,並決定立即行動。和老爺子一起來的六個工匠中,有四個留下來開始進行設計計劃,他們根據林東陽的描述和周圍的實際情況,開始繪製工棚的圖紙,並確定具體的施工方案。
其餘的兩個人則返回林家村,他們的任務是去各家各戶購買所需的材料,如泥磚、檁條等,並安排將這些材料運送到鎮上,林福清回來之後,就和林老爺子一同前往縣衙去找穆春林。
臨走時,林東陽特意叮囑林福清,讓他跟三舅約好晚上請昨天來幫忙立契約的叔伯們吃飯。林東陽知道,在鎮上吃頓飯,尤其是請這些縣衙中的人,沒有個一二兩銀子是下不來的。他怕林福清捨不得,便跟他解釋這飯不是白吃的。如果林家不請,那就是三舅請,吃過飯大家就認識了,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能用到這些人情呢。
林東陽的話讓林福清恍然大悟,他之前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