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辦學塾(第1/2 頁)
官差們一走,鄔文家的左鄰右舍就立刻圍了過來,紛紛打聽官差過來所為何事。
以往官差來了都是敲鑼打鼓地召集整個村寨的人,或是直奔村長和幾個德高望重的族老家。
這還是第一次出現官差們來了,全部進了某個村民家,大家夥兒的好奇心滿得都快溢位來了。
當鄔文慢條斯理地把整件事說出來,圍過來的人群頓時炸鍋了。
“當真?裴大人要辦學塾,讓咱們的孩子也能去讀書?”
“讀書?老天爺呀,咱們的孩子居然也有機會變成讀書人了?”
“文兒,這真是裴大人的意思?還指明瞭讓你去當夫子?”一個鄰居大娘激動地揪著鄔文的袖子問道。
鄔文的手都被拽得晃動,仍是好脾氣地答道:“確實是裴大人的意思,剛剛那些官爺就是裴大人派來的。”
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梧桐村寨很快都得知了這個重磅訊息。凡是有孩子的人家都沸騰了,家家都在議論著辦學塾的事。
翠嬸一回家就喜滋滋地說道:“當家的,裴大人要辦學塾,而且要請鄔文當夫子,這可是件大好事啊!咱家小桐今年九歲,要是能進學塾識幾個字,說不定以後也能像鄔文一樣當個賬房先生呢!”
在翠嬸看來,能當賬房先生就已經是一條頂頂好的出路了。
這差事又穩定,又不用天天一睜眼就是下地幹活,還要風吹日曬的。下雨了幹活受罪,不下雨又擔心莊稼長不好。
鄔四二正埋頭劈柴,聽到這話頓時吃了一驚,“你從哪兒聽說的?”
“裴大人派了好幾個官爺親自到鄔文家說的,我們剛剛問過鄔文才知道,鄔文可是說得清清楚楚。”
鄔四二連手裡的柴刀都放下了,走上前細細問道:“學塾在哪兒辦呢?收多少束脩?”
翠嬸道:“聽說就在巡檢司附近,收多少束脩倒沒說。”
鄔四二有些發愁,“那咱家能供得起小桐進學塾嗎?供一個讀書人可不容易啊。”
翠嬸簡直服了家裡這個榆木腦袋,“咱又不指著小桐考狀元,不過是認幾個字,會算數就行了,有什麼供不起的!”
鄔四二這才轉過彎來,喜道:“還是你靈光,就是這麼說,咱能供多久就供多久。”
翠嬸心裡早合計過了,家裡三個大兒子都成親了,兒子兒媳都是勤快人,家裡現在要供這麼一個小弟弟讀幾年書,必定不會有人反對。
畢竟現在供了弟弟讀書,未來也會供他們的孩子,誰也不會算不過來這筆賬。
裴寒通知後不出三天,巡檢司附近就動起工來。
鄔大壯一點兒也沒耽擱地去附近村寨裡找了幾個老工匠來,讓他們帶著一干囚犯一起蓋房子。
按照裴寒的要求,學塾不僅要有寬敞的廳堂,還要把廚房和住處一起蓋好,以便夫子和學童們居住。
以三坪縣的地理情況,學童們每天回家明顯不現實,還是住在學塾比較便利,同時還能保證安全。
幾個老工匠這還是第一次帶著囚犯一起蓋房子,不得不說剛開始十分不習慣,但一適應下來,他們立刻發現了這事的樂趣。
想當初,這幫山匪一出現,他們和家人就要躲躲藏藏,有時沒躲過,還要被這幫山匪光天化日之下打砸搶,他們對這幫人真是恨到了骨子裡。
可現在風水輪流轉,這幫山匪居然要聽他們的命令,他們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簡直是大快人心!
而且這幫山匪品德不行,力氣卻還行,人又多,有這幫山匪幹活,蓋房子的進度可謂是一日千里。
這邊大張旗鼓地一動工,裴大人要建學塾這個訊息就像插上翅膀一般飛快地傳了出去。
這可是三坪縣第一所學